第十七章 相煎(第6/7页)

可是这小儿子眼光高,不知要什么样的女孩子才能叫他点头。说是一心扑在太学里,难道要为诗书耽误了婚姻吗?其实她早就瞧出了端倪,上次宫宴他中途缺席到底是为什么?弥生再好也是他的学生,自古以来没有夫子娶学生的道理。他是出了名的贤人君子,怎么能为这个败坏名声!

皇后指了指边上,“宓儿泡得一手好茶,你坐下,叫她服侍你品一盏。”

他推托不得只好趺坐下来,王宓敛裙而跽,盘弄工夫茶的能耐果然是炉火纯青的。手势高低和缓,母壶子壶公道杯,茶艺流程丝毫不乱。兑上盐椒,将品茗杯高举齐眉敬献给他,慕容琤看着那杯茶,动作却有些踌躇。

这是茶艺第八道,将描龙的品茗杯倒扣在斟满的凤纹闻香杯上,呈龙上凤下之势。这道步骤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夫妻和合。平常眼光看来没什么稀奇,可是放到目下的环境里,便有了不一样的意义。试探和暗示,他不知道是否是皇后授意,横竖把他逼到这地步,他突然觉得反感,却又不得不捺着性子周旋。

“有劳女郎。”他索性佯装到底,接过杯盏来也没还礼,一口便饮尽了,随手搁下杯子和皇后闲话家常。皇后爱吃香椿,他便议论新市上香椿的价格。没挑拣过的,好坏一道称,一斤要三个大钱。听得皇后发愣,“市价涨成了这样,平常百姓连椿头都要吃不起了。”

乐陵王充分发挥了他的好口才,指东打西,只顾和皇后兜圈子。皇后刚开始还顺着他的话头子聊,渐渐发现不对劲,一副被他忽悠后的恍然大悟状,再也不愿被他牵着鼻子走了。她笃悠悠端起茶盏撇沫子,斜了他一眼,“你别只顾和我说话,有客在,你却不照应客人吗?”

慕容琤略顿了顿,抬起眼看对面。王宓嘴角含笑,并没有觉得被怠慢的样子。他这是头一回被强迫着相亲,心里也觉得很尴尬。思前想后找不到好话题,便呆板道:“王阁老指派出京也有半年了,家下通书信吗?在光州一切可都安好?”

王宓在袱子上欠身,“劳殿下垂询,家君一切都好。”

他又是长长一声哦,“女郎上过学吗?最近读什么书?”

他问的基本都是习惯性问题,和一个陌生的、并不使他感兴趣的女子能有什么可聊的?他感到语言匮乏,除了太学那一套,再也没有别的手段了。

皇后旁听之余大皱其眉,明明平时口若悬河,到了要紧时候就掉链子。好在皇帝的儿子不愁娶,他就是个哑子,世家女郎也上赶着要嫁。

王宓倒不似皇后忧心的那样,脸上笑意更盛。在她看来乐陵王简直没有一样不称人意,翩翩君子,名气大,品行也叫人敬重。她进京候选之初,府里叔伯就提起过九王,诸多溢美之词难述其万一。她是深闺里的姑娘,见的男子也有限。族里亲眷和兄弟们没有特别出挑的,也想象不出究竟男人可以长得多齐全。现在见到他,让她觉得过去十八年几乎就是坐在井底里,如今进了邺城,才是真正从井口爬出来了。

缘分到了,又是这样的良缘,她心里告诫自己要自矜,可是那份快乐早就攀上了眉梢。越是满意越要懂得收敛,便一板一眼地答:“家君尤其注重门第风骨,府里请了西席,有私办的宗学。妾四岁开蒙,四书五经都读过。平常爱看些杂学游记,农商稼织也略有涉猎。”

皇后看他俩你问我答的,有心要凑得他们朝夕相对,如果能日久生情自然更好,便嘱咐慕容琤道:“现在太学也开设了女学,回头你安排宓儿和令仪她们一道去。太学博士学识好,王氏虽有宗学,总还有疏漏的地方。宓儿进学只当打发时间,或者能取长补短,也好更进益些。”

两人一齐俯首道是,然而心里所想不知差了几重天。慕容琤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脾气,自管自端坐着,不吃茶也不干别的,脸上除了空旷还是空旷。王宓见他这样更克己,望族千金不作兴小家子气,因此也尽量端肃。两个人面对面,没话说的时候俨然是两个门神。满满的重压之气,让人感到沉默其实也很吃力。

皇后原本想把话挑明,现在突然没了兴致。也罢,看好了人就算给过他时间准备了,再隔几天讨圣人的旨意指婚,大大操办上一场,她的心事便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