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雪在烧

无论如何,1941年,宜昌的秋色是令人惆怅的。不过,此时整个世界形势对中国却是非常有利的。

苏德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阵营发生大变化。虽然苏军在战争初期遭受了大溃败,国土大片丧失,士兵战死、受伤、被俘总数超过1000万人,可由于苏联有着广阔的纵深、雄厚的兵源与资源,德国人很快就会吃到苦果了。

美国和日本间的巨浪也已在太平洋上掀起。

在华盛顿,日美已经开始谈判,议题主要围绕着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南部撤军以及美国对日石油禁运等问题。此前,罗斯福总统在一次对民众的演讲中说:“现在这里有个叫日本的国家,先不说这个国家、这个帝国,这时是否怀有向东南亚扩张的侵略目的,反正他们在北方是没有一点点他们想要得到的石油的,所以如果我们切断了石油,日本也许一年前就已经到荷属东印度去了,而且我们也许已经进行了战争。”现在回过头去看,会发现:日军进入印度支那南部事件直接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直到这时候,美国人才真正感受到日本人漫无止境的胃口与危险。当美国人开始寻找盟友的时候,发现中国已经孤独地跟凶暴的军国日本战斗四年多了。

至于那个叫日本的国家,1941年秋天的他们——这台战争机器,在军国魔兽的掌控下已经完全地失控了。

日本人觉得,跟美国的谈判形势似乎把他们逼得毫无退路。其实没有谁逼谁,日本的路有的是,但它却选择了通往悬崖的那一条,而且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理由。10月18日,东条英机出任日本首相兼陆军大臣,这个岛国的战争步伐从此加速。这时候的日本,从陆海军省部,到内阁,再到昭和天皇,都已下决心向美国开战。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奇袭美军太平洋舰队驻地珍珠港的计划在下旬已被御前会议原则上批准,他已经开始带着舰队在鹿儿岛内海进行模拟演练了。

面对日本和美国的谈判,重庆的蒋介石面对合众社记者时曾说过这样一番话:“美国不要跟日本妥协,在正义与和平未获保证前,中国必会继续抗战。”10月26日,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和朱德出席大会,分别做了致词和报告。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无论美日华盛顿谈判如何,中国的抗战都会继续坚持下去。

日本决心发动太平洋战争,一个理由是华盛顿对其制裁力度的上升,他们固执地认为自己的“生存和战略资源”被美国掐断了,只有“自卫才能自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德军不败,这是军国日本迷恋侵略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东条英机出任首相时,德军已经快打到莫斯科。在此之前,日本的这个盟友已横扫西欧大陆,降服了法国,登陆英伦似乎也指日可待,上帝好像真的站在了日耳曼民族的一边。日本驻柏林大使大岛浩(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8期,岐阜县人)曾给东条发去这样的电报:“苏军几十万几十万人地被俘,斯大林已把首都迁往古比雪夫,莫斯科有可能在严冬到来前陷落。”面对上面的电报,叫人浮想的其实不是莫斯科会不会陷落,而是日本跟德国的盟友关系问题(意大利可忽略不计)。

这两个国家是盟友吗?

形式上确实是,但事实上却一塌糊涂,因为在二战中,两国的结盟没起到任何战略协同作用。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缔结中立条约这件事事先根本就没通知德国,两个多月后德国闪击苏联前也没跟日本打招呼。希特勒恳请日本夹击苏联,东京没接话茬儿。至于1941年年底德军在莫斯科城下战败的事,日本压根不知道,还以为德军快把苏联降服了。后来发生的事实是:莫斯科城下的德军接到撤退令的前一天,日本的轰炸机出现在了珍珠港上空。德国人有意无意地坑了日本一道。其实是互相坑。日本也没跟德国交心啊,关于跟美国开战这件事,也从没想过跟希特勒打个招呼。换句话说,两个盟国在各自采取重大行动前,所遵循的唯一原则是:向对方绝对保密。

这确实是一个奇异的轴心。

事情就是这样,当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暴雪中进退维谷时,日本对美国的战争之弓已经拉满。日本人决定狂赌,跟当年打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一样,拿国运去狂赌。他们之所以坚持这样做,很大原因在于想通过开战之初凌厉的攻势,迫使美国人迅速地“丧失战争意志”,之后在掌控东南亚资源的情况下再与之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