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神探三人组再碰头

“继太妃宣战之后,辽国内终于要有一场大动干戈了!”

狄进放下一封最新的急报,目光明亮。

“金刚会”虽然覆灭了,但双方至今还在不断派遣斥候谍细,进入彼此境内,打探各种情报。

因此萧孝穆那边一动,位于河北的刘知谦,位于河东的雷濬,几乎是不分先后地传来书信,各有侧重地描述了辽人的动向。

而数日后,位于河西的大荣复也传来八百里急递,预测辽人可能要对西京道的青帮动手。

对于辽国来说,马帮和青帮是明显的地方毒瘤,不稳定因素,但对于宋人而言,这两个势力越壮大越好,甚至必要时,还能伸出一些援助之手。

就像是当年辽国扶持西夏,让它坐大,不断骚扰宋朝边境,是一个道理。

不过党项李氏当年可以对辽帝俯首称臣,又能通过迎娶契丹宗室女,来稳固双方的关系,马帮和青帮就不太行了。

欧阳春一向与这边保持微妙的距离,即有限的合作,不过分接近,李元昊则是彻头彻尾的死敌,说不定还指望着回河西,复兴党项的大白高国呢……

所以大荣复在信中建议,通过继续与阻卜族贸易,让他们获取铁器,制造军械,再借着辽庭清理马帮的行动,让亲近宋人的阻卜部落从中渔利。

如此一来,就算马帮被灭了,这群本就不安分的阻卜人,也要侵吞下马帮留下的遗产,西京道仍然不安分。

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一点,不能让辽人如愿,顺利清除内部的反抗势力。

狄进深以为然,但对于阻卜族能够办到这点,却还有些怀疑。

不过大荣复的建议,得到了范仲淹和狄青的一致认可。

既然河西的文、武、情报三路机构都看好,现在的阻卜人就可以成为新的祸患,那已经回归京师的狄进,自然赞同他们位于前线的第一手分析。

正写着回信,荣哥儿来到书房外禀告:“公子,公孙御史和包详议来了!”

“请他们去正堂饮茶,我稍后就来。”

狄进吩咐了一声,将给大荣复的回信写完,安排速速送往河西后,起身朝着正堂走去。

到了厅上,就见一身绯袍,满面红光的公孙策,和依旧服绿,同样精神十足的包拯,正在品着新茶。

服绯的殊荣,是太后赐予的。

这段时间就辽国盟约问题,朝堂上爆发了激烈的争吵,不可避免地互相攻讦。

继开封府衙判官陈执中,天圣八年状元王拱辰后,殿中侍御史里行高若讷,监察御史孙沔又被指品性不端,并列出了种种实证,均被贬黜。

这就是对太后的抗议,毕竟当年这四个里行之位,都是太后安排的。

刘娥对此不置可否,发现嘴上最是不饶人,偏偏没有把柄可抓的公孙策留下了,便予以嘉奖,赐下绯袍。

“恭喜明远!”

此时狄进也为这位好友感到喜悦,公孙策在三人中年纪最大,如今已近而立之年,和青梅竹马的陆娘子都有了一对儿女,但这個年纪成为御史台的中坚力量,又有御赐绯袍,也可谓是前途无量。

公孙策自是欣然,却又打趣道:“如何比得上仕林振臂一呼,得道多助,这般威风凛凛呢!”

包拯都难得地笑道:“近来我们审刑院内,亦有不少官吏议论此事,对辽索要岁币,提振国朝士气,说起来都对狄大府钦佩不已啊!”

虽然说古人的思想与后世不同,百姓认为皇帝愿意拿出自己的钱,给天下换来太平,是仁德的事情,可大家也清楚,予人钱财,尤其是予外夷钱财,终究是一种不得已的憋屈。

所以希望国朝强硬,能够在契丹面前挺直腰板的臣子,同样不在少数。

狄进此次发出了对辽强硬的声音与态度,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也竖起了一杆旗帜,有朝臣开始向他靠拢。

何为门生故吏?

不仅仅是同科亲朋,仕途提拔的下属,还有这种陌不相识,却认可观念,愿意为一个目标而共同奋进的人!

历史上范仲淹就是在权知开封府的位置上,向仁宗进献《百官图》,对吕夷简的权臣行径提出抗议,虽被罢黜,但也得到了一批支持者的声援。

如秘书丞余靖上书请求修改诏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讼和范仲淹是师友关系,愿一起降官贬黜,馆阁校勘欧阳修、蔡襄亦纷纷附和,皆牵连遭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