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太妃要宣战!

燕京。

析津府。

萧孝穆立于一座稍显简陋的沙盘前,神情专注。

直到明显的脚步声传来,到了身后,他的视线才收回,开口询问:“宋人动向如何?”

“边地堡寨,皆加强了兵力和戒备,不过从谍细探来的消息,通往大名府的运河中并没有大量粮草辎重运输,显然他们并不准备再次北伐。”

来者是萧匹敌,沉稳地回答道。

萧孝穆又问:“那河西呢?”

萧匹敌顿了顿,低声道:“河西还未传回消息……”

萧孝穆并不意外,只是语气里带着几抹苦笑:“当年宋人面对西夏,边防无山川之利,虽有二十万边军,但太过分散,不比党项人可攻可守,故而视之为边地大患,如今我大辽面对宋人,也将有这样的烦恼了!”

以前宋朝伐辽,基本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从河北雄州出兵,过白沟河。

要么从河东代州出兵,过雁门关。

河北并不是好的选择,以河北平原的地形,辽人的骑兵纵横来去,反而占据优势。

倒是河东的地形,能发挥出宋军步卒的作战长处来,在峰谷之间迎击辽军,当年杨业杨无敌就喜欢这么做。

可就算从河东出塞,双方互相有谍探渗透,情报获取,大规模的战役是不可能提前隐瞒的。

但现在,又多了一条路。

河西北上!

直接杀入西京道!

这还不是设想,狄青进逼中京,就是这么来的,已经成功地实现过一次。

而这一年多以来,萧孝穆数次上书,希望辽庭在西京道加设堡寨,防备河西骑兵,但都如石沉大海,没有回应。

现在派出去的谍细,又迟迟没有回复,他才发出这个近乎有些丧气的感慨。

攻守之势异也!

辽人也要担心宋人的铁骑,随时入境侵扰了!

“这一切不还是因为上京不听殿下谏言?”

萧匹敌拳头缓缓捏紧,沉声道:“汉人的有一句话说得好,君有诤臣,不亡其国,父有诤子,不亡其家,上京纷乱,争斗不休,不能再让朝中这么闹下去了啊!”

萧孝穆叹了口气:“本王又何尝想这样?”

他那时的尝试失败了。

将太妃萧耨斤送去先帝陵墓守陵,迎回正统的太后萧菩萨哥,让年轻的辽帝耶律宗真主事,萧氏兄弟辅佐,足以安抚平衡各方局势。

但萧孝忠等人明确反对。

原因很简单,这固然有利于辽国,却有害于元妃家族。

至于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道理不是不懂,但大辽还很强盛,谁又认为他们会将是覆巢?反倒会觉得萧孝穆过于杞人忧天,自毁城墙,将家族置于未来被清算的险境中!

于是乎,这位进封为秦王的军中第一人,被派来了燕京,成为南京留守,负责防范宋人。

其实就是远离了政治中心,所幸没有剥夺军权,也确实剥夺不了,却又不放心他,才安排到了这个位置。

如此一来,萧孝穆就算有什么心思,也不敢付之于行动,不然会被宋人得利,你不是注重辽国么,岂能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所以萧孝穆现在就被定死在了燕京,宋人虎视眈眈,辽庭忌惮非常,可谓里外不是人。

萧匹敌同样作为被排斥在权力核心之外的人,为萧孝穆鸣不平的同时,也为了自己而抗争,咬着牙道:“殿下还不知,宋人欺压到我们头上了!在元旦大朝会上,公然向我朝使臣索要岁币,简直岂有此理,反了他们的了!”

“本王已经知道了!”

萧孝穆却没有什么愤怒,只是淡淡地道:“原本我大辽占优,随时可南下攻宋,宋人为保太平,拿出岁币,是理所应当!现在宋人开始占优,反过来可以北上攻辽,索要岁币,又有什么奇怪?”

萧匹敌怔了怔,一时间难以接受:“可……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国力强,军势盛,自能气势汹汹,语出威胁,所以本王之前就不同意元妃的书信,她把盟约完全寄托在宋人太后的私欲上,确实有成功的机会,可一旦失败,就下不了台了!”

萧孝穆身处燕京,却对两国外交看得十分清晰:“不过宋人所为,并非真的指望能索取到岁币,而是拒绝盟约,表明了不惜一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