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的实验(第7/7页)

对于吸毒问题,共产党采取了大致相同的方法。边区计划让所有原本种植罂粟的农民改种粮食,禁烟运动也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根据1940年至1945年间的一份报告,在察哈尔和晋北,大约有13%的人口,相当于30万人,在吸食鸦片。晋察冀边区的许多城镇都设立了禁烟中心。各类组织,包括青年团、妇女协会、当地报纸,都纷纷进行宣传,向吸食者说明鸦片的危害。吸食者会被劝说,或者强迫进入禁烟中心,在那里,他们会被组织成许多小规模的“互助小组”。在理想的情况下,这些互助小组由已经成功戒烟的人担任领导。共产党声称,这些禁烟中心成效显著,许多吸食者都成功地戒掉了烟瘾。第二个阶段是康复期,此后,政府会鼓励已经戒烟的人继续耕种土地或从事其他生产性劳动。到1946年夏天,张家口政府宣布,反鸦片运动取得了成功。在共产党控制的察哈尔及山西地区,这一运动帮助1/3的吸食者戒除了烟瘾,并恢复了正常生活。[46]

这一时期,边区许多小的城镇,包括张家口,开始进行监狱改革。张家口监狱管理人员声称,50名小偷已经洗心革面,他们出狱之后,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共产党从城市撤退时,另一批小偷正在接受改造。在宣化,政府宣称,对150名犯人的改造收效良好,不到刑期结束,就可以释放他们了。其中,许多犯人是鸦片吸食者。据称,他们出狱时已经戒除烟瘾了。对于普通犯人,改革包括:给他们以人道主义对待、对监狱工厂的额外劳动发放津贴、进行政治教育、在小组讨论会中自我批评。这些犯人出狱后,政府同样会为他们提供就业帮助。

楚元才(音)或许是张家口改造最成功的犯人,人们管他叫“小山东”。5月,他被任命为市监狱的看守。7岁时,楚就成了孤儿,他先是乞讨,后来开始偷盗。到14岁上,楚的经历已经十分丰富了,他抽过大烟,在大连蹲过号子。日据期间,楚流浪到了张家口,并在这里待了下来。接管城市后不久,共产党就开始整顿秩序,大搜大查,楚和另一些混子一起被捕了。新政府给他判了一年刑期。

对于政治,楚并不感兴趣,关于“新民主主义”,他也几乎一无所知。但有人告诉他,可以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对这种善待,楚的回应是积极的。他告诉记者,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犯人可以在自己中间选出模范工人,并给他们机会参加会议,发表演讲,最后和城里其他劳动模范一起,当着公众的面,站在台上,接受奖励。他决心让自己也成为一名模范工人。最终,他如愿以偿,被狱友选作工作小组的组长。1946年的春天,在刑满之前几个月,楚被释放了。楚请求政府帮自己找份工作,很快,他就被任命为一名监狱看守。他成功改造的事迹被当作典范广泛宣传,以鼓励其他犯人效仿。楚的故事似乎表明,即使是最落后的人,新政权也能他们重获新生。[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