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阶级斗争的内战:战略需要还是“左”倾过激行为?(第3/18页)

对地主的同情不是唯一的问题。冀鲁豫的党领导人潘复生称,土改为群众真心响应征兵运动打下了基础。他的说法似乎被一则报道证实:1947年4月,鲁豫边境沿线12个县的5万名左右的年轻人自愿参军。此举发生在土改和1946年同一地区的征兵运动之间。后者没能发展成为“大规模群众运动”。[122]但是潘同志同样指出当干部们听到征兵时,这个消息“让他们很头疼”。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马上“把他们的年轻人送去走亲戚”。干部的头疼有几个理由:[123]

首先,干部反对让土改成为一种补偿手段,也就是党似乎用土地换取人们参军的笨方法。前面已经提到,黎玉主席已经发现在山东这是一个问题,那里的一些干部反对1945年清算斗争,将它看成是收买穷人的手段。据潘复生说,一些同志认为在重新分配财产后立即发起征兵运动,“让参军成为土改的目的”,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干部“经常不理解”对国民党政府的战争是农民对抗封建势力的武装斗争,如果蒋介石和美帝成了胜利者,农民将不能保有他们的土地。潘同志的讲述没能清楚地使人明白:到底是我们的干部没能真正领会改善农民生活的斗争和与国民党作战之间的联系,还是在更抽象的意义上,执行政策的困难让干部们对执行这一政策的总体正确性产生了疑问。后者似乎更有可能,因为潘提到了他对干部两难处境的清楚认识:农民开始不愿意斗地主,因为害怕国民党会杀回来,干部必须说动他们;然后马上要求农民击退进犯的国民党军队,以保卫他们新得到的土地。其次,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干部还抱怨群众的阶级觉悟不是很高,他们既不需要土地也不想拿起武器保卫它。第三,有的干部抱怨土改后的征兵比之前更难了。农民想要待在家里,享受斗争的果实,特别是因为这成果中还包括一小块土地的时候。[124]最后一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干部无法动员人们踊跃地自愿参军的地方,各种“老式”的方法——包括贿赂和强迫——都派上了用场,以确保能够招到规定数目的新兵。这种情况发生得较晚,发生在1946年。举个例子,在鲁豫边境沿线上面提到的各县中就发生了这样的情况。1947年初,当又一轮征兵运动开始后,干部担心他们又不得不依靠同样的不得人心的手段了。

冀鲁豫党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希望在征兵政策的缺陷对战争产生负面影响之前加以纠正。“保田参军”运动不应该被认为是党加诸群众身上的一个负担。为了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参军与土改一样,都是必须的。干部必须将村里对封建势力的斗争当成是全国范围内对蒋介石势力斗争的一部分。干部们得出农民不需要土地的结论是错误的。土地对于他们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只是他们害怕蒋的部队杀回来,害怕受到报复。干部必须克服这些疑问,让农民懂得,只有愿意为土地而战,才能保卫他们的土地。

潘同志还反复强调了在征兵运动中走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因为要发展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无论用强迫的手段还是依靠少数活跃分子的热情都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几千名新兵,但是他们必须是真正的志愿者,不是那些一有机会就开小差的不情愿的牺牲品。振奋群众精神的第一步应该是召开一次县干部会议和一次随后的村党支部的会议,以确保干部理解这些原则。在这些会议之后,可以向县或区的群众领导人大会上明确征兵任务,当这些农民中的活跃分子回到村庄时可以向村群众大会解释征兵运动的重要意义,并承认过去犯下的逼迫和强制的错误,鼓励群众问问题,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同时,还应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宣传运动,打消农民的疑虑,说服他们参军是一件光荣的事,破除“好男不当兵”的传统偏见。所有的村机构应该为征兵活动服务。农会要讨论谁应该志愿报名,妇女会将讨论怎样送走丈夫和儿子。小学教师要写文章和办黑板报,教孩子们唱参军歌曲。

在绝大多数村民的认识充分地发展起来之后,就可以发起“革命竞赛”用先进村庄的榜样去影响落后的村庄,在村庄里树立模范家庭和模范农村志愿者,让别人效仿。在这一阶段,如果有必要,共产党员要自己带头参军。最后,全村人都要赞颂自愿者,并为他们安排光荣的欢送仪式。干部收到指令,认真对待农民的贪生怕死和不愿抛家舍业的问题。村和区干部要为应征者的家庭承担起照顾军属的责任。他们将提供书面保证:在应征者离开后有人会帮他耕种土地。他们还接到命令,令他们确保有很多人参军的先进村在农忙时也不会面临缺少人手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