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理论准备(第4/6页)

目前,把航空兵和毒气结合起来使用,就可以对敌人最核心和最脆弱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打击,也就是对敌人最重要的政治、工业、商业及其他中心进行袭击,以此来削弱敌人的抵抗意志,直到把这种意志摧毁为止。

要想逼迫敌人在空中这个战场决战,就要压制陆上和海上的战争,以防止敌人在陆上或海上取得决定性胜利。换句话讲,就是必须挡住敌人的陆上军队,并且不管海上交通是顺利还是受阻,都能使国家的生活维持下去。

以上这些都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因为我国有特殊情况,所以我们应该记住以下几点:

1.由于我国特殊的政治和地理位置,不管与哪个海军强国作战,都不能寄希望于我们的海上交通。即使如今我们有优势的海上舰队,也不能保证海上交通的安全,这些敌人都已经知晓了。因此,纵使拥有比敌人更强大的海上舰队,我们也不得不放弃我们的海上交通,就算有人知道怎样使用潜艇部队,结果也不会有例外。另外,即使我们的海上舰队的确占有优势,并能成功阻止敌人的海上交通,那我们也只能对其中的一个敌人——英国,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所以,其他国家都有陆地界线,通过边界线至少可以进口供需品;而能达到决定性结果的国家也就是海上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和它作战想取得胜利,即使有可能,也必将十分困难。

因此,实话实说,我们的海上舰队是不会取得好的战果的,就像我们在世界大战中的遭遇一样。基于这些原因,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放弃海上舰队,把这些资源用于其他地方。没有了舰队,我们也不用担心它会被击败,或是时刻考虑怎样去隐藏它。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想象,敌人的海上舰队失去了它的意义,因为它只能空对一片无际的海域,却找不到可作战的对手。

我们要考虑的是,首先不让敌人的舰队偷袭我们的海岸线,其次是阻止敌人的交通,这两件事可由我们的海上潜艇部队来完成。只要是讲到海上战争,我们应该往这个方向去考虑。

既然没有办法保卫我们的海上交通,我们不得不去寻找不用依靠这种交通也能进行战争的合适方法。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想办法与中立的国家进行交易,只要不像上次战争一样遭受所有国家的包围。但我们的思想必须是朝最坏的方向做准备,政府应有切实的方案来应对这种极端的状况。世界大战的经验表明,这是很容易解决的小问题,战争时间越短,越容易解决。

2.在地面上,我发现,我们会面对那些恐怖的陆军。就算是在理想状态下,敌人的全面防御,也会造成很大的抵抗力,我们将会耗费大量财物才能击败敌人。因为我们无法封锁敌人的水面,敌人却可以源源不断地从中立国进行补给,物资仍然可以投送到前线去,从时间和空间拖延战争。按照习惯上的看法,在地面一决雌雄,可就算击溃敌人顽强的抵抗能力,就算是在理想状态下,也要经过漫长的死斗,浪费大量的财物和精力,更糟糕的结果是由于我们得不到水面补给而处于劣势地位。最好的结局是:跟一战一样,哪怕我们战胜了,自己也累得筋疲力尽。

请记住一个更要命的问题:在优势数量的敌人面前,很可能我们根本没办法投送更多的兵力。根据经验,要打破相持状态,就要优势的兵力和武器,因此,防御是简单的,而进攻则是非常困难的。

地面战争的表现形式跟一战很相似,因为陆军单位的兵器、装备、建制、体制都基本相同。擅长防守的人可以从防御体系上得到很多好处,把敌人拖进相持阶段。

在军事学上,普遍认为这种相持阶段是一种学术倒退,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特殊技术所产生的特殊状态,我们必须适应它。现在,国外有一种回到运动战的趋势,但是很显然,这是一种肯定会失败的趋势。因为这种相持状态的深层原因,决定了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很多国家的国境线长度也决定了无法展开数量巨大的现代化部队,而且大量速射武器的出现,也使得防御方更加有利。跟战斗人员的主观意愿相反,下一次战争肯定还是一战中的那种相持阶段,当然,这违背了战斗人员的主观意愿。但是我能肯定,在地面战争中,少数人完全可以防御多数人的进攻,所以,在地面战决胜,我们会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