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4/10页)
明金娘说她去吩咐灶房,做一桌好菜,她说她还记得郑心清最爱吃的是红烧狮子头。
郑廷贵:“老嫂子,上几个荤菜,大鱼大肉,老哥哥不吃,我吃……”
马万川:“谁说我不吃荤菜了?”
郑廷贵一愣:“你……你不信佛了吗?”
马万川笑了:“你这个大辫子,也不知你是真糊涂啊,还是装糊涂……”
郑廷贵自马万川佛堂剃度,来马家的次数明显渐少,倒不是因为马万川信佛,两人没有共同语言,而是这阵子,他和世面上的清朝遗老遗少交往得多了一些,这些人吃饱喝足后,都十分惦念皇上,有意想推举郑廷贵去新京参拜皇上,以表各位忠贞不渝之情。郑廷贵因为知道一年以后皇上复位的天机,没有马上答应,只是胸有成竹表示日后再说。这事儿,他没有对马万川说,他知道马万川即使没信佛,对皇上也不感兴趣。后来,偶尔在马家与马万川吃饭,见桌上是多了几盘青菜,他以为这是单给信佛的马万川预备的,没在意,当然,对马万川吃不吃荤腥,也就不在意了。
马万川:“你见我哪一顿少吃肉了?”
郑廷贵恍然大悟:“老哥哥,你把我都糊弄住了,原来你信佛是……”
马万川:“天机不可泄露,你嘴上得有个把门的。”
郑廷贵连声地:“明白,明白,这事我要说出去,那我这么大岁数不白活了?”
院内有个小花坛,马明玉与郑心清坐在坛边,说着悄悄话。
“心清,明堂知道你回来吗?”
郑心清迟缓一下,摇摇头:“我……寻思到家后,再告诉他。”
马明玉:“那你们常通信吗?”
郑心清:“我刚到日本时,总通信,后来……嫂子,你知道我这个人,手懒,给家里也不愿写信。我……我们快一年没联系了,明堂,他……他挺好吧?”
马明玉听小姑子把明堂后面的哥字去掉,心里更是一沉:“他过年回来了,没住几天,就回北平了,他说在吉林压抑……”
郑心清:“压抑?”
马明玉:“他不愿意看到满街都是日本人……”
郑心清轻声噢了一声:“他毕业了吧?”
马明玉看出郑心清并不是真正的关切,而是信口在问,她故意没回答,郑心清也没有继续问,这说明弟弟在小姑子心上,所占的位置已不那么重要了。但她不能怪小姑子,记得弟弟过年在家,她也曾像问小姑子似的,问过弟弟与郑心清的事儿,弟弟也像小姑子似的,含糊地回答,最后还反问姐姐,指腹为婚幸福吗?马明玉明确地说,以她与丈夫婚姻来看,应该说是幸福的。弟弟笑了,也没再说什么。
郑心清:“嫂子,你说我要是与明堂成婚,能幸福吗?”
马明玉心中好不惊诧,这个问话与弟弟所问何等的惊人相似,莫不是两人在信中,已达成什么默契?要是那样儿,真是太惋惜了。
郑心清没待嫂子回答,先自喃喃着:“也许我不去日本就好了。”
马明玉过去与这个小姑子相处得无遮无挡,无话不谈,四年后,小姑子有所变化,她还是把小姑子当成自己的妹妹。
“心清,嫂子说话直,说多了,说差了,你别往心里去,你跟嫂子说实话,你现在是不是另有心上的人了?”
郑心清脸一红,也一怔:“没……没有,没有啊!”
马明玉:“真的?不会吧?”
郑心清:“嫂子,你是我嫂子,也是我姐姐,我不会骗你的,真的没有……”
马明玉察言观色地:“昨天在车站,跟你一起回来的那个日本小伙儿,长得挺精神,日本人都是小个子,他个头儿可不矮,他对你,是不是挺好的啊?”
郑心清:“你说的是次郎?在日本,他就像个哥哥似的,对我一直很关照。”
马明玉逗笑着:“哥哥,不会是情郎哥吧?”
郑心清认真而又单纯地:“嫂子,我们真的像兄妹一样,他对我可好了,待人特别的真诚,对了,我还忘了告诉你吧,他会画画,画得可好了,他的理想,就是想当个画家,只是……唉……”
马明玉不用再听下去了,小姑子讲起她那个日本哥哥那番神情,已说明了一切,马明玉脸上带着笑容,心里却有说不出的感受,是的,她希望弟弟和小姑子成为伉俪,但走不到一起,也没有什么,以弟弟的品貌,另寻知音,无需担忧。可小姑子若选择日本人做夫婿,这个归宿实在太出乎意料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