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忠臣陨落(第3/3页)
听完她的话,吴汉沉吟片刻,对左右说道:“拉倒乱坟岗埋了,不用留坟头,也不用做标记!”
“是!将军!”兵卒们答应一声,将谢躬的尸体搬上一辆马车,用草席子随意的一盖,便拉出城去。
吴汉随手拍了下陈康的肩膀,把后者吓了一跳,心惊胆寒地看着他。吴汉咧嘴一笑,说道:“刚刚,陈太守提醒得不错!”
陈康长松口气,向吴汉连连赔笑。
刘玄的心腹,更始朝廷的尚书令,兼冀州牧谢躬,就是死在邺城城内,死在吴汉的剑下。
谢躬其人,并没有什么恶行,即便是刘秀,对谢躬也颇为欣赏,赞叹他是‘真吏也’,是个一心为国为民,且能做实事的好官。
但是生逢乱世,不是做个好官就能得到好报,最为关键的一点,得能选好阵营,站好队。而谢躬,恰恰在错误的地点,站错了队。
自王郎死后,刘秀在河北的势力,迅速膨胀,如日中天,这个时候,谢躬还一心忠于刘玄,处处和刘秀唱反调,刘秀又怎能容他?
更要命的是,身在长安的刘玄,并没有给予谢躬任何实质上的支持,完全是把谢躬一个人扔在河北,任其牵制刘秀,任其自生自灭。
刘秀也有给过谢躬机会,而且不是一两次。他屡次暗示谢躬,希望他转投到自己的麾下,可谢躬也的确是个硬骨头,宁死不肯背弃刘玄。
到最后,谢躬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刘秀和刘玄权力斗争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