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逃的技术(第3/3页)
现在自己在戴城周围扎营,部队已经展开,展开的营垒是对内的而非对外的,这种营垒很难在外面敌人攻击之下坚守住。
部队展开和不展开不同,展开之后是为了防守还是为了进攻还不同。
现在墨家的前锋就在二十里外,一旦袭来,自己若是不提早准备,定要大败。
如今之计,唯有后撤一条路。
可撤到哪里呢?
向西,撤到雍丘,是一条路。
向南,撤到承匡,与承匡的五千军汇合,这样便有一万兵力,是守是退是打,都还能主动。
向东,到宁陵,与联军主力汇合,那倒是看起来最安全的,但从戴城到宁陵尚有一段路要走,一片平原的情况下,会不会被围住?
三个方向后撤,只能选择一处。
根据墨家的目的,往这三个方向撤便有不同的效果。
若是墨家想要速攻雍丘、迫近大梁、焚烧粮草,那么退往雍丘是最佳的选择。
雍丘本来就是韩国修筑的重要要塞城邑,当初墨家围城十二日不能攻下,若是退守到雍丘凭借城邑坚守,既可以保证这五千军队不失;又可以保证大梁方向的后勤和粮草的安全。
若是墨家是想要决战合围,那么退守到宁陵和主力汇合,那就是正确的选择。
联军主力每多五千兵力,墨家想要围歼大胜所要付出的兵力就越多,便可能堵住更多的破绽。
若是墨家是想要截断戴城承匡,那么撤到承匡便是正确的。
若为全局考虑,应该是这样判考虑从而作出判断的。
但围困戴城的齐国贵族却不是用这种思路来判断自己下一步该怎么走的。
他想,若是撤到宁陵,沿途很可能被围住从而被歼灭。
到时候自己本来是想为了联军主力去考虑,到时候反倒容易被质问败师之责。
若是墨家的人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自己退向宁陵,结果发现墨家可能只有几千人,到时候自己必要承担责任:墨家人数不多,你居然不坚守却往回撤,到时候必要遭到其余人排挤打压。
而墨家人少的话,肯定不敢再攻宁陵,到时候自己退到了宁陵,便不好说。
这么一想,便先否决了退向宁陵的路线。
退往承匡,则要考虑两种可能。
若是墨家的兵力极多,自己即便撤到了承匡,到时候合兵一处,固然是南可以下阳夏和韩军会和、守尚且还能一战。
可毕竟承匡城也在墨家手中,自己加上承匡附近的五千军也不过一万,一旦在平原上被围住,到时候便就危险了。
而若是退往雍丘,便大为不同。
若是墨家兵多,自己退往雍丘,距离很近,而且雍丘城邑坚固,自己只要退到那里就安全了。
到时候自己便可以说,为了防备墨家偷袭大梁雍丘断绝粮道,自己先机而动,退至雍丘以守。
这一次虽然齐侯参与组织了诸侯联军以攻墨,一些新锐的年轻贵族也迫于对墨家的仇恨而渴战,但是一些真正的大贵族却畏墨家入虎。
这些年墨家野战的威名将他们吓住了,他们认为在平原野战若是兵力相差不多己方必败无疑,他们根本就不敢和墨家在平原野战。
虽然墨家也善于攻城,但至少雍丘城之前承受了十二天的围攻还没有攻下,加上雍丘是韩国在宋地边境重要的防御城市,比之别处更容易坚守,而且粮草囤积又多。
所以齐将心中已经定下要退走雍丘。
若是墨家兵力太多,自己退走雍丘又便于解释,而且得活下来、不被墨家抓住才有未来,有未来才有资格解释。
再者而言,在墨家动机不明的情况下,退守雍丘算是万全选择,退过去后还可以再做决定。
若是兵少便可以反击回去;若是兵多那么自己便要庆幸自己撤得早。
于是他急令营寨立刻集结,舍弃辎重粮草,撤向雍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