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七、卡尔西顿的大公会议和基督教信条的建立(451 A.D.)(第2/2页)

狄奥斯科鲁斯犯下可耻的罪行,不仅受到大公会议的制裁,也被皇帝流放,但是他的纯正信仰受到神父的肯定和默许。他们出于审慎,不愿公开揭露优迪克是异端,所以他从未被法庭召唤。当一名大胆的一性派信徒把西里尔的作品丢到他们的脚前时,根据这位圣徒所提出的教义,质问他们为什么不将他逐出教会时,他们局促不安地坐在那里,没有任何表示。要是我们抱着公正的态度,仔细阅读正统教会记录卡尔西顿会议的经过[329],会发现大多数主教赞同基督的一体化这个论点,至于对他“产生于”或“出自”两种性质的结合,也只不过含糊笼统地表示让步,可能在暗指过去的存在或后来的混乱,或从人的受孕到神的转化那段危险的过渡期间。罗马神学非常积极和精确,采用基督存在于两种性质的说法,使埃及人听来备感刺耳,像这种极为重要的用词(不一定让人了解却容易记住),几乎使正统教会的主教产生分裂。利奥的巨著获得许多人的恭维和诚挚的赞同,但是他们在连续两次辩论中提出抗议,根据圣书和传统的规定,在尼斯、君士坦丁堡和以弗所设定的神圣原则,要想逾越是既不切实际也不合法的。最后他们对主人不断的请求只有屈服,但是他们制定绝对正确的信条,经过慎重的投票和激烈的宣示获得批准以后,受到代表团和东部朋友的反对又被推翻。附和主教的群众不断发出喊叫:“神父的解释合于正统教义,绝对不能更改!异端分子总算现出原形了!把聂斯托利革出教门!要他们离开大公会议!让他们滚回罗马!”即使这样也没有效果。代表团到处施加威胁,皇帝又保持超然的地位,于是由18位主教准备新的信条,迫使大会只有非常勉强地予以接受。运用第四次大公会议的名义,向基督教世界宣布,基督是一个人兼有两种性质:在阿波利纳里斯的异端和圣西里尔的信仰之间,画出一条看不见的分界线。通往天堂之路就像锋利如剃刀的桥梁,任凭神学艺术家极为奇妙的双手,悬空架设在无底深渊的上面。

在信仰盲从和思想奴化的10个世纪里,欧洲任凭梵蒂冈的神谕左右他们的宗教观点。有些古代早已锈蚀不全的学说,被那些反对罗马教皇最高权威的改革分子,未经讨论就纳入他们的教条之中。卡尔西顿大公会议仍然在新教教会占有优势,但是争论所产生的骚动已经平息,今天即使是最虔诚的基督徒,对于与信仰有关的“道成肉身”问题,不是毫无所知就是漠然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