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新式练兵有了成效(第2/3页)
等到第五圈时候,第二队和第三队还是保持一致的速度,而第一队,已经只有四五十人跟上了,剩余的,从最末尾,到中间,零零星星的拖在后面。
围观的众将领纷纷摇头,不再看第一队。
五圈跑完,直接进入校场外的野地里。围观的众人纷纷提前来到越野场地。
只见第二队和第三队几乎同时冲出校场,踏入野地里。
最先开始的是一些土丘和乱石堆,第二队将士费力地攀爬了过去,第三队却举重若轻地直接冲了过去,麻利地样子,形如平地行军,在攀越障碍时,竟然还能保持队形不乱。
而后续的几个大水坑,两面一人高的土墙,第三队混若未见,见坑跳坑;见到土墙,最前面的几人冲到墙下蹲下,后面的人很有默契地踩着前人的脊背纵身一跃,便上了土墙,跳了下去。
如此这般配合,待最后一批人上了墙,将蹲下之人拉上墙,一同跃下。很快,整个第三队便过了土墙,继续跳过前方的二处壕沟,转身冲到众人跟前,稳稳地夺下了第一。
而第二队,穿越乱石堆时已经速度慢了下来,有些人也开始腿脚发软,明显是虽有训练,但体力不足。等到了土墙,更是难以越过了,加上众人之间没多少配合,最后还是旁人提醒,推拉扶等一齐使劲,才过了土墙,却有数人腿脚发软摔在壕沟内。
等到第二队零零散散地跑回到众人面前,已经比第三队晚了一刻多钟了。
而第一队更加让众人无视。一共只有三十来人因为身体强壮,最后跌跌撞撞地过来,其余的人,竟然瘫倒在野地里。
最后,冯云山让三支队伍都休息了半个多时辰,再开始最后一场操练:拼刀矛肉搏。
当然,是拼假刺刀假长矛,都是用木棒,而且并不削尖,木棒末端醮上染料,刺中衣服便会显出痕迹,一旁的观众便能看出来。
首先上场的是第二队和第三队。
在崔大同宣布开始之后,原本没什么两样的两支队伍,一下便起了变化。
只见第二队将士犹如孤狼,紧握手矛木棒,一声怒吼,便冲向第三队将士。
而第三队将士这边,在为首一排的带领下,怒吼起来:“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吼到“前进”字时,第三队将士的气息为之一变,犹如一群猛虎,面对冲来的第二队将士,不管不顾,踏步而上。
跟着,一个“前进”向前一步,快要到最后一个“进”时,对面的第二队将士刚好要冲到跟前。第一排将士大吼一声“进”,猛然将手中的木棒当成长矛,往前便是一刺,正中奔来的第二队将士,而后猛然一拔,停住不动。
第二排人出列,但对面的第二队将士的第二排已经将抢先木棒刺来。第二排用手中“长矛”一格挡,身子随之一侧,便封住了刺来的一枪,而后,后面的一排拿着手中的“长矛”往前用力突刺,半数正中对方。
紧接着,便是一阵混战。第三队的将士,肩并肩,齐身大吼一声“杀”,然后做势拔出手中的“长矛”,接着又是一声大吼,再行突刺。这样反复几次后,众人惊奇地发现,第二队的将士留在“战场”中的越来越少,到最后,结果出来第三队稳稳地胜出。
第三队“战死”二十一人,“受伤”三十四人,完好无恙的有四十五人。反观第二队,“战死”六十八,“受伤”三十二人全部被“俘虏”,当然,肯定是全军覆没了。
见了前两队将士的凶狠刺杀,第一队的将士直接认输。开玩笑,能将木棒杀出真正的杀人长矛的感觉,并且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模样,如何比得过?还不如痛痛快快认输,早些让长官操练自己,也变得跟第三队一样强。
对于拼矛刺杀,这样的结果,也是在冯云山的预料之中。若是这样从整个甲九师中挑选过的士兵,经过刺杀大师刘胜邦的一个多月的训练,还没点效果,那才奇怪了。
何况,冯云山还参照后世倭国铳剑术,加上结合无敌军的“三防一刺”的刺枪术,让刘胜邦编练了一套适合当前讨虏军将士的“刺矛术”!
接受操练的一千五百将士,被告知,在出枪时通过大喝,来增强自己的爆发力,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