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应经洪邀入京见袁(第2/6页)

然而,洪述祖在发出11月29日函后,却没有看到应夔丞有迅速来京之意。于是,12月11日,洪述祖改用“川密本”发出如下一电:

文元坊应夔丞:确有委任发,迅即自行来领,何日到京,先覆电。荫。[184]

所谓“确有委任发”,是指“中央加委”应夔丞职务,确有“委任状”要发给应夔丞。洪述祖想通过此事,催促应夔丞尽快到京,但实际上此时中央尚未正式讨论“加委”应夔丞职务之事。洪述祖此举实际上是在诓骗应夔丞,其行事作风在此已开始暴露,更在以后屡屡表现出来,这是破解宋案时需要特别注意的。

此时,在共进会内部,对于应夔丞应否北上进京,有不同声音。杭州支部总务科科长杭辛斋致函应夔丞,提醒其小心上了袁世凯的当,最好不要“轻蹈虎口”。函云:

长者北上,未知何日首途,第据愚见揣度,似宜稍作回翔,再定进止。老哀〔袁〕向无信义,甘言更不足恃,相处十年,久悉素行,非有切实后盾,幸勿轻蹈虎口。是所盼祷。[185]

所谓“相处十年,久悉素行”,是指早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直隶总督袁世凯开办北洋官报局时,杭辛斋就被委任提调之职,[186]与袁相处多年,了解袁为人“向无信义”,因此要应谨慎行事。

应夔丞迟迟不愿北上,很可能是因他内心有所担忧。但在收到洪述祖12月11日来电后,他最终还是决定北上。行前,应夔丞采取了一系列动作。首先是于12月15日在《申报》刊登启事,通知“前在南京大本营下关兵站各职员”,务于20日前携带委状至上海文元坊其住宅,“亲自开具详细履历,以便汇案呈报请奖”。[187]同日,他致函洪述祖,称浙江多事皆因都督朱瑞解散共进会所致,对其深表不满,这实际上是为共进会扰乱治安寻找理由。同时,应夔丞又向洪述祖通报,自己将乘12月18日快车北上,“带团长、师长、连长各一员,小使一人,妾一,书记二”,并请洪约内务部“预派警探三四人来站照料,免生他虞”。[188]12月18日,应夔丞发出“劝谕秘密各党会训词”,并申报中央及江苏都督程德全。训词劝谕党会中人,民国“成败兴亡,各有责任,不独个人应遵循于民国法律之中,亦当展转劝导他人,切不可踰越于民国法律之外,庶几共和巩固,一致进行,国富民强,蒸蒸日上”。[189]很明显,这是应夔丞在北上见袁之前,向政府表示自己的投诚之意。同日,洪述祖向赵秉钧报告,“应夔丞……明日到津,述自往挈之”,请“派数人为之照料”。[190]

根据《大公报》“车站纪事”,洪述祖于12月19日“由京来津”,[191]显然是去迎接应夔丞的。应夔丞到京后,住进了金台旅馆。洪述祖“知应为人贪狠狡黠,敢为不义……欲买应为死党,且可假应凶威以骗钱财”,“应亦利用洪可以绍见政府诸公”,于是二人“日相往来,聚谈甚洽”。[192]

接下来,在洪述祖引介下,应夔丞见到了袁世凯,具体时间尚待考证,但可以肯定就在其到京后10天内。按照《谒见总统之暂行礼则》第二条规定:“内外官吏及地方长官之代表,因公谒见者,由国务总理或该管总长请示,定期偕同进见。”又第三条规定:“官吏因受任命谒见者,遇国务总理或该管总长进见时,随同进见,亦得由总理或总长特别请示,定期偕同进见。”[193]赵秉钧系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是洪述祖和应夔丞的上司,照理,不论洪述祖还是应夔丞要见袁世凯,都得由赵秉钧事先请示,然后定期偕同进见。然而,应夔丞进见袁世凯却是由洪述祖引介,赵秉钧只是在应夔丞见过总统之后,才于1月12日应夔丞来访时与其见过一面。[194]这当然是因为洪、袁之间有着特殊关系,洪可以“时往总统府”的缘故。至于总统府方面,负责接待应夔丞的,应当是袁的心腹秘书张一麐,这从应夔丞呈交袁世凯的相关密件一直保留在张一麐处,可以得到证明。张一麐后来由政事堂机要局长调任教育总长时,曾邀同叶迦一起整理该密件。[195]

至于袁、应见面详情,当时及事后均未见有报道,惟赵秉钧于刺宋案发生后,曾在给北京《民立报》记者函中,说应夔丞“北上谒见大总统,力言共进会党均系青红两帮,抚无可抚,诛无可诛,惟宜设法解散,以杀其势,曾经开具条款,请领解散经费,当经总统批给五万元”。[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