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岸边(第2/2页)
这个时代可是没有过江的大桥,人们只能依靠船只往来。
在江南一带,不仅仅是在船上讨生活的人经常在江河上奔忙,普通人一生中坐船的机会也是相当的多。
甚至可以说,在江南和浙江一带,人们利用船的机会比骡马要多的多。
到处都是河流和大大小小的港口,不仅是货运,普通人走亲访友,捕鱼捉虾,利用船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件事之前,如果有人说大江两岸因为要看一只船队聚集起了成千上万的人,怕是要把人的嘴巴给笑歪,谁能想到,现在涌动的人头,几乎把两岸边的灌木和草皮都压平了的庞大人群,竟然是真的跑来看一支传闻中的船队?
“几乎没有漕船……”张岱看了一眼大江,沉声说道。
马士英噗嗤一笑,说道:“除此之外,还没看到驻军兵马呢。”
四周的人也是皱着眉头看向大江,年尾的时候长江处于枯水期,水流很明显的减缓,水面也缩减了很多,就算这样,想看清楚对岸的情形也较为困难,只能看到江北也是密密麻麻黑压压的人头。
在这个年代,对岸的靖江和东边的扬州府城也都是相当富裕的所在,商民众多,闲人也多,怕是也有不少从四周跑过来瞧热闹的士绅商民。
这些无关要紧,要紧的是浩浩汤汤的江面上一片空白,往常会有少量的客船和近岸的小渔船存在,今天也是完全不见踪迹了。
小船是规避了,大型的连成一片的漕船在这个时候也会偶见踪迹,大规模的漕船北上会是在四月之后,涨水期会有大股漕船从江南浙江一带北上,在枯水期也会有漕船,一般要配大量的纤夫,好在北方劳动力充足,过了清江浦到山东与河北地界时,纤夫的数量都相当的多。
大明还在沿漕的两岸设置了不少卫所,沿漕运的路程都处于帝国的核心腹地,简单来说,就是把卫所兵当漕运的苦力纤夫。
这些卫所兵到了清朝就彻底成了纤夫苦力,并且很快有了自己的行会组织来维持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清帮的来源……
现在江面天青水阔,一览无余,不仅没有拦截的船队,也不见运粮的漕船和货船。
两岸也没有兵马,据钱谦益等人得到的消息来说,各州县象征县的征调了一些民壮上城防守,开销由地方州县自己负责,当然这不是怨气的主要来源,被抽调的民壮最生气的就是他们不能到江边看热闹了。
恐怕守土有责的州县官员们也是一样的看法吧……
“国运真的是江河日下了。”尽管早就下定决心,马士英还是有些唏嘘,一些感慨。
没有兵马,没有战船,连固定的漕船也终止了。
这个曾经强大而兴旺的帝国,赶走了蒙元,一扫胡人气运,将丢失了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收复的大明帝国,似乎真的在这一刻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一群人缓缓摇头,终于有人低声道:“自古无不亡之国,可是,我真的不记得亡国有这样的亡法的,现在的情形,大明还是有江南之地,但又等于失了江南之地。这么不用一刀一枪,也没有血战厮杀,人心尽失,这般亡国情形,举二十二史,我未曾见过。”
“可不是……”另一人幽幽叹息一声,接着道:“还有北方胡虏,自有柔然,匈奴,突厥,汉家强盛时足以扫荡漠北,然从未有兵马能常驻草原,真正臣服此辈。我大明太祖以淮右布衣提三尺剑,荡平群雄,也只是将蒙元驱离中国之地,回返北方而已。此辈,彪悍勇武,又地广人稀,纵以大兵前往也难获战机,太宗皇帝五征草原,所获着实有限。而后勤供给,消耗的国力却是以海量计,所以委实难以支撑。草原之地,得到无法管理,牧人凶悍不服,朵颜三卫,太祖年间穷极来投,太祖高皇帝设卫管制之,永乐之后,就算太宗皇帝想反悔,其部也是桀骜不驯,根本不服我大明管制了。”
这人长篇大论,但说的无非就是一个事实,张瀚和他的部下用几年时间完全臣服了蒙古人。打从和记进入草原之后,不仅再没有一个蒙古牧民南下,也从来没有任何一场被大明所知道的动乱或反复。
简单来说,和记象一块巨大的海绵,草原上所有的桀骜不驯,彪悍的传承,传说中无敌的蒙古骑兵,传说中百步穿杨的射术,所有与记忆有关的那些东西象是水一样被和记给吸干了。没有了任何有特色的东西,只剩下一个传说,属于张瀚一个人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