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信至(第2/2页)
“至之是不是要试一试这一科?”
“止生兄见笑了。”孔敏行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苦笑道:“其实我已经于举业上并无什么想法,只是想做一些实事。在大同,我实在是已经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老师认为我是以农学见长,如果要做更大的事,还是要中进士……”
孙元化笑道:“恩师其实说的一半对一半不对,要说至之以农学见长,做地方官确实可以有所展布,然而现在那张瀚那里已经颇有一番局面,要是我反正是不走的。”
孔敏行摊手道:“你怎不敢当着老师的面说?”
孙元化哼了一声,说道:“你当我没说过,我刚和老师提起来要去李庄摆弄火器,老师就是大怒,连尔觉他们也不敢提了。”
对学生们去李庄那里实习磨练一下,徐光启还是赞同的,不过要是放弃大好前途,真的扎根在李庄,那徐光启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孙承宗这时笑道:“你们这些师兄弟可不要气坏了徐前辈,确实,初阳兄不要再走了,学生已经在朝廷举荐老兄,估计是到兵部先任司务,老兄务必不要嫌这是佐杂职位,只需一二年后,在边境做些实事出来,以老兄的兵学之才,立功是等闲事,然后转主事,郎中,都是可以想见的事情,这是一条青云直上之路。”
以孙承宗帝师和新任阁老的身份能这样坦诚说话,已经是十分不易的事。而对孙元化前途的保证,更是几乎板上钉钉,只要孙承宗规划了这样的路线,那么就定然能够实现!
很多事,对普通人来说想也不敢想,对大人物来说,只是一种路线的规划。
甚至说,孙元化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数年之内就可以以举人身份位至六部的郎中,放到地方就可以任兵备道,甚至是巡抚!
很多文官以进士身份,一生也达不到的高度,在孙承宗这里就是很明确的路线图。
孙元化也微微动容,但同时他心中也有些迷茫,按后世标准他是典型的理科男,智商很高,情商很低,政治手腕就更谈不上,也没有太大的野心和抱负,只是一心想做好自己乐意做的事,按孙承宗替他的打算,当然是要把兵学的所长拿出来报效朝廷,不然以孙承宗的学识和城府,还有如今的地位,怎么可能说出刚刚的那番话出来?
对孙元化来说,如今也算是赶鸭子上架,他就算想拒绝,自己也是想不出来理由的……
当下孙元化站起身来,肃容长揖道:“多谢阁部大人。”
“初阳客气了。”孙承宗抚须笑道:“你我世交,何需如此多礼。”
孙承宗又转向孔敏行,笑着道:“至之这里,我却是帮不上忙的,不要说此科并未点我为考官,就算我为考官,国家的抡才大典,亦不容有丝毫徇私……”
孔敏行正色道:“晚生岂敢想这等事?既然进场,当然要凭真本事。”
“甚好……”孙承宗道:“学生就等着至之的好消息了。”
孙元化这时转向茅元仪,问道:“止生今日有些奇怪,一进屋来就没有什么话说。”
这么一说,各人才发觉茅元仪果有些不对,孙承宗皱眉道:“可是有什么事?”
茅元仪勉强一笑,将书信递给了孙承宗,说道:“大同巡按说张瀚形迹可疑,我在想,受他那一注银子,是不是有些草率……”
孙承宗接过书信,草草一看,脸上有些怒气,转瞬又是平静下来,他将书信递给孙元化和孔敏行分看。
“哼,果然来了。”孔敏行放下信,一脸正色的道:“我想阁部不必相信这样的话,王巡按为什么有这样的信,阁部应该心知肚明。”
“王某人也真是……”孙元化道:“简直是荒谬!”
孙承宗面色平静的道:“两位都是一样看法?这张瀚有没有可能有不轨之心?”
“断然没有。”孔敏行道:“他在各地的商会都是与人合作,各理事都是当地的士绅,绅粮大户,商会也确实有组建团练,然而都是因为匪患而不得不自保,加上北虏进逼,还有当日巡检司的弓手,确实是有一些武力,然而从未听说过这些缙绅大户合起伙来要谋反的事情!”
孙元化也道:“张瀚是当年凤磐公的嫡脉,出身蒲州,身边也有宗族中人,李慎明,原本总兵的幕僚,举人身份,孙敬亭,亦有功名,而且东山会孙家名声甚好。我在李庄那里虽然日短,张瀚的名声却是极佳,为人仁厚,抚恤流民,救助贫困,为人所称道。更重要的是他行事温和,听人议论时绝少有依势欺人之事,这样的人意图不轨,晚生从来没有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