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影子死士(第4/6页)

那少年也和他们之前遇见的乡下孩子一样,听见有兵士叫他,吓得撒腿便往前跑。可跑了一阵之后,听见那其中一个哨兵喝令:“站住!把鸭子赶进哨楼,不然一箭射穿了你!”吓得立刻站住,又四顾周遭,发现没有任何可以藏匿的树木与砖瓦之后,只得硬着头皮看了他们一眼,然后慢吞吞地赶着那群肥鸭往哨楼走来。看见他那畏缩怯弱的样子,其中一个哨兵甚至和另两个打赌,这胆小鬼肯定吓尿了。这孩子真没出息,他这么大的时候,都应该在山里打死过一头熊,那哨兵眯着眼睛自我吹嘘道。

“嘎嘎嘎——”

眼见鸭群离哨楼越来越近,那两个听吹牛的哨兵不耐烦,朝他们的同伴哂笑一声便跑到门口去了,想到马上会有一顿鲜美的鸭餐,那吹牛的哨兵也忍不住离开了自己的哨卡,兴奋地跟了过去。几乎是同时,他们三人都违背了自己的职守。这在大战之前是不可想象的,在上将军还巡关的时候也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大战结束了,他们打了大胜仗,江东的将士几乎被他们全部击毙,还有上将军带兵北上了。荆州城固若金汤,而他们正好也可以稍稍喘息一下。

那少年在三个哨兵的指挥下,将鸭群百般不情愿地赶进哨卡。整个过程,那三个哨兵都在嘻嘻笑着,那肥鸭足有一两百只,够他们三人吃一两个月了。他们一边忙着逮最肥的鸭子,一边往外赶那精瘦少年:“去去去!还待着干吗?等着兵爷给你钱不成?”还是那个发现鸭群的哨兵,他是个有名的急性子,见那少年不动,便伸手去推。潜意识里他担心出去晚了会被城楼上的甲士发现,到时这群鸭子要被捉去一半……

就在他的手快碰到那少年肩膀的时候,他突然用两手捂住肚子。就在他招呼那少年的时候,对方突然从袖口里甩出一柄飞刀,那飞刀插入他肚子的速度,几乎可以与昨天夜里暴雨前的一道闪电相媲美。他立刻闷哼了一声,倒在了地上。

等到另两个哨兵从满楼的嘎嘎嘎声里抬起头,惊恐地注视那倒下的同伴时,他们的脖颈里已经同时挨了两柄同样的飞刀。

那三柄飞刀的刀柄上,都刻着一个小小的“吕”字,显然,它们都是吕蒙在鬼城度过的无数个寂寞的夜晚,用来打发时光的手工艺品。

不知道是嘎嘎嘎的鸭群引起了注意,还是这三个哨兵的同时消失让他们更多的同伴起疑,就在那少年准备从哨楼底层溜走,又有近十个哨兵从哨楼上下来了。听到他们的脚步离哨卡越来越近,那少年从怀中掏出一个骷髅面具戴上,猛地打开了门。第一个进门的哨兵见了那面具,刚一发愣,一柄飞刀已经插上了他的喉咙。不等第二天哨兵猛扑过来,那骷髅的嘴里突然飞出两支飞镖,直戳对方的眼睛……第三个、第四个……第十个,不到一会儿工夫,十多个训练有素的哨兵都在未来得及看清他的飞刀来向之前,倒在了血泊之中。

不一会儿,哨楼的大门打开了。那乡下少年再次出现在了城门口,和进来之前相比,他的身上多出了几点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的丝丝血迹,还有,谁也不知道,他从什么地方找到的一只油汪汪的鸭腿。只见他边啃鸭腿,边对着对面远处一丛厚实的芦苇荡大咧咧地喊道:“哎,过来吧!”

顿时,顺着他的声音的方向,一片茂密的芦苇荡边冒出几个密密麻麻的黑点,渐渐的,那黑点如鸦雀的脑袋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不过和鸦雀不一样的是,随着那黑点的增大,那些脑袋没有发出任何聒噪。他们悄无声息地跟着吕蒙,跑出芦苇荡,冲向哨楼,从那十几具倒在地上的哨兵的尸体旁穿行而过,朝不远处的城关水门奔来。

显然因为走得匆忙,关羽没来得及清理大战的战场。瓮城的角落里,隐蔽的草丛中,随处可见吴军将士破损的头盔、断裂的长枪;城墙上、河道里,零星散落着伤亡将士的残肢断腿;尤其是水门前的水道上,那些巨大的吴军战船,犹如战死的将士正裸露着可怕的残骸,面朝天空仰望。吕蒙与十多个死士悄无声息地摸黑上船,在一片片残骸中急切地摸索着、寻找着。从他们脸上严峻又焦急的神情看,他们要找的,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武器,如果找不到它们,他们就不能很快进城,而十几个哨楼士兵被杀,很快就会被城墙上的守军发现。一旦发现,守军们就会警觉防备起来。到时,即便他们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同时对付八千人,虽然这八千人都是老弱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