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攻城末技(第4/7页)

然而,那侍卫显然没有尽责,就在他执笔沉思之时,鲁肃未经通报便自行进来了,不仅如此,他还满脸通红,气咻咻地望着孙权,边走边说:“主公,没想到你竟然欺骗我!”

孙权没有抬头,而是继续自己手里的书写,沉着道:“怎么?”

“主公从来没有相信过孙刘联盟!主公罢免公瑾,裁撤主战将领,箭射吕蒙,忍辱求亲,全都是为了欺敌,全都为了让关羽轻视江东,分兵入川。主公非要把江东将士逼至绝境,逼到了几乎兵变的程度,这才认为战机到了!主公所做的一切,早就与公瑾预谋好了,只骗得我这个厚道人为你们做假,做嫁!”鲁肃一口气说下去,语气又急又痛,似乎真的是受尽委屈,然而无论是孙权还是他自己,都能听出来,那里面分明充满了由衷的快意与喜悦。

孙权微笑着,抬头看向鲁肃:“子敬,你其他说得都对,唯独和公瑾‘预谋’说得不对。公瑾被罢免的三个月里,我没与他见过一面,道过一言。为何?因为我们心意相通,根本无须预谋,直到编钟身上出现那句话。”

“什么话?”鲁肃奇道。

“吾命不绝城不下,吾命绝而城得。这让我明白,公瑾已经决定了取荆之策,我立刻遵从他的决定!”

“公瑾会死?!……”鲁肃面露惊骇,忍不住喃喃自语。

孙权的脸上立刻露出不悦。“如此问话,真是对公瑾的污辱!公瑾是谁?他是从十三岁起就统领三军的大都督,是我吴阿的军神!”他甩了甩袖子,看上去似乎在责怪鲁肃,其实更像在驱赶脑中同样的念头。

鲁肃见状,忙收住话题,转为打量几案。“主公在写什么呢?”他盯住那被掷到一边的丝帛,困惑地问。

“降表。”孙权微笑起来,圆圆的胖脸上升起两团晶亮的光辉。

“降表?!”鲁肃惊愕得下巴差点掉了下来。他不明白,前方将士正在奋勇杀敌,主公怎么可以在这里写降表?这是唱的哪一出?

“将士们都在攻城,此时此刻,主公的价值不如一马夫!我除了写写降表,还能做什么呢?”孙权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解答似的说。

“向谁投降?”鲁肃的声音不自觉地颤抖起来,他已经开始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只是着急他不是主公,不能一下子明白主公的所思所想。

孙权拿起面前的丝帛,交给他说:“念吧,顺便为我斟酌斟酌。”

鲁肃立即取过丝帛,高声念颂道:“臣权叩拜魏公丞相。吴军攻荆大败,兵马无归,国力丧尽。此时,公只须遣一上将,提五千军直袭吴阿,尽可兵不血刃收取江东九郡。权,必率百官跪迎。公若不忍如此,则请容权率土归降。十日内,权必遣长子孙皓前往许昌,终生为质,并携江东五十六县之图册簿籍,一并献于丞相。此后,江东所有税赋粮饷,尽归丞相取天下所用。臣权百拜……”鲁肃念到这里,忍不住停顿了下来,看向孙权,焦躁又气愤地道:“主公这是何意?城关东西二门皆破,公瑾眼看要拿下荆州,我们要大获全胜了啊!”

孙权不作声,只默默地看着激动的鲁肃。好一会,等他的情绪稍稍平复些之后,才开口道:

“子敬啊,你知不知道,现在恰恰是最危险的时候啊!曹操现在正在犹豫,攻吴,还是取荆?他要是现在倾巢而出,攻荆则荆亡,取吴则吴下,谁也挡不住他。我这道降表一到许昌,有助他做出最终判断――刘备与孙权,谁才是他日后一统天下的大敌!况且,这表一出,即使我们今日大败于荆州城下,即使国破家亡,江东也可能获得十几年喘息之机。”他说着又一甩袖子,补充了一句,“哦,我说的是可能!”

可是鲁肃却迟迟没有走出激动的情绪,他语气激烈地道:“可是如果我们取胜呢?如果我们攻下荆州呢?”

“那就学曹操而且比他更彻底,无论多少海誓山盟,全部赖账!之后厉兵秣马,攻许昌,争天下,取曹刘二人的脑袋。”孙权语气淡漠,脸上却一片毅然决然。

鲁肃来回走了好几步,又不停地搓动着双手,好不容易才让自己的情绪稍稍平复,用饱含热泪的眼睛默默凝视着孙权,感喟道:“主公呵,这是古往今来最恶毒、也最伟大的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