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楚庄王啊楚庄王(第4/22页)

伍举一听,差点吐血,但还是说:“这个谜语很简单,只有几句:有鸟在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

楚庄王一听,脸色当场严肃起来,然后大笑:“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伍举一听,再看看小酷哥的脸,突然发现,这时的小酷哥一脸的有志青年。原来小酷哥是在玩咱们啊,原来他是有想法的啊。

楚庄王当然有想法,而且他的想法比他的老爸还强烈。他刚当上老大时,就发现,楚国的权力黑幕实在太厚重了。他那时才二十岁不到,大家都不把他放在眼里,划分成几个派别,在那里其乐无穷地斗着。当时大权被四个人像切蛋糕一样瓜分着。

这四个人分成两派,一派是老爸留下的政治遗产,属于老派,代表人物是令尹子孔(不是孔子)和潘崇。潘崇这哥们儿是什么人,不用多说了。总之商臣当了老大,什么都听他的。子孔是楚国的传统大家族,也是楚国王室一支,一直垄断着令尹这个位子。

另一派是少壮派,主要代表是楚庄王的两个家庭教师。

如果论起实力来,老派是军政大权都拿在手里,少壮派只是一群经常出镜的愤青,天天喊口号要大干一番事业,声音很大,但要是真干起来,肯定干不过老派。但他们不甘心,他们现在唯一的资源就是老大这块招牌。

楚庄王一看这个局面,就知道,如果自己出头,那肯定是死啦死啦的有。因此一来就制定了个装傻政策,不管是哪一派,自己都不懂。当然如果光坐在那里直愣愣地装傻,谁会信你?于是,只有喝酒,天天喝醉,喝得谁都不认。你们斗你们的吧,不要烦我。他要在你们以为他烦的这段时间里,等待时机。这个时机,就是等这两派人斗得你死我活的时候,再来收拾局面。那时局面也只能让他来收拾了。

可他们仍然烦他。

机会很快就来了。

楚庄王还没有喝出感觉来,那伙人就忍不住彻底翻出底牌。

公元前613年,也就是他即位的第一年,晋国又在无聊当中组织了一群多国部队,要跟楚国玩玩。

而楚国周边传统势力范围内还有一群小国。这些小国的国名中都有一个“舒”字,叫群舒看起来好舒服,其实一点不舒服。这群小国只有屁大的实力,夹在列强之间,都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谁强一点就跟谁。这时,晋国一发出号召,群舒马上就不稳定起来。

如果只某个舒不稳定,那也就罢了,可是群舒都不稳了,对楚国的威胁是很大的。人家问楚庄王该怎么办?

楚庄王只喝酒不回答。

子孔和潘崇是当时最高领导人,就带着大军去讨伐。

那两个愤青一见,两人出城而去,这城中的大权不就落在我们的手里了?呵呵,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得太突然了,他们简直爽呆了。哈哈,这郢都的天下不就成了我们的天下了?

当然,他们爽呆了几秒钟之后,就让自己的思维系统把镜头拉回现实。国都虽然由他们控制,但军队却全让两个老家伙带走了。他们要是打回来,自己还不是一样完蛋?因此就全体动员起来,加固国都的城墙,准备跟他们对着干,子孔和潘崇知道后,马上带着武装部队狂奔回来。

两个愤青一看,回来得真快。不管怎么论证,他们都是挡不住两个老家伙的进攻的。因此,他们就决定采取第二个计划,派个刺客过去,向偷菜网友学习,半夜去割下子孔的老脑袋。

这个刺客估计长得很凶,但夜间行动远没有偷菜网友的机灵,才到人家的房前,就给发现了,连人带凶器一并抓获。

在家苦等好消息的两个愤青知道刺客没有完成任务,脸都发青了。这两个人虽然有做事的胆子,但却没有搞事的本事。几次行动宣布失败之后,就再也想不出其他办法来了。在这个时候,没有办法就是绝望。

两人一绝望,第一个反应就是跑路。

他们知道,要是自己跑路,跑得就很被动,恐怕没跑几步就会给人家抓住。因此,他们决定把他们的学生楚庄王也带上。

这两个哥们儿很傻很天真,他们以为大王在手,他们的招牌硬度就高,就可以用这个招牌来发号召,让大家站到他们立场上。哪知,群众的眼睛雪亮得很,老早就知道他们是什么鸟角色,知道他们把大王劫持出去后,个个站出来表态,严厉谴责他们的卑劣行径。不出面谴责的就玩阴谋诡计,要把他们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