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183章 大明圣宗皇帝实录(第2/3页)

并以朝鲜国王收容逆党,久不入朝责之,朝鲜国王认罪,帝赦之,但以其治国无方,移封汝南郡王,并赐亲王衮冕,收朝鲜地以汉江为界,分乐浪承宣布政使司及永顺承宣布政使司。

朝鲜又逆臣不欲内附,劫汝南王于汉城,分兵守各地以拒王师。

诏江宁侯以海军讨之。

十一月四日。

江宁侯率海军陆战队第二镇于仁川登陆,五日攻破汉城,擒拿逆党并解救汝南王,汝南王涕泣叩谢圣恩,遂移其族于河南。

朝鲜平。

崇祯二十二年九月六日。

西北经略使堵胤锡奏报宁夏及河西走廊各地悉平,请出玉门关以经略天山。

准之。

八日。

南洋宣慰使郑鸿逵奏报,请于龙牙门筑城以镇南洋。

准之。

十二日。

倭国及琉球宣慰使沈廷扬奏报克鹿儿岛,岛津光久切腹,倭国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畏服天威,遣使求和,并入贡。诏以德川家光为倭王,允其求和,并诏其对天朝船只开放各港,每年进贡白银二十万两,以鹿儿岛及岛津光久属地并入镇东府,另闻倭国有窃号为皇者,诏德川家光诛之。

崇祯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

工部奏报,崇祯二十二年大明钢铁产量突破三万万斤,帝甚喜,诏立钢铁工匠之像于皇陵之前。

是年天下大定,各地田地丈量及分配工作完成,仙种遍及诸府州县,诸皇庄皇学亦建立,四海升平,米价至两百文,百姓咸歌盛世。

太子立。

立皇八子朱慈烨为太子。

并立太子生母秀妃为皇后,以静妃为皇贵妃,封废太子为韩王并就藩,以汉城为韩王封地,先是,帝废宗室禁制,准诸王为官掌兵,又以永顺新定设汉城宣慰使司,以韩王为宣慰使,因宣慰使兼领兵马,有臣谏之以建文故事,帝不纳,且言若太子愚如建文,则韩王何妨为成祖,韩王闻之上书固辞宣慰使,帝不允所请。

六月七日。

延平王郑成功以克东吁俘其王平达力时奏捷。

缅甸平。

缅甸受东吁欺凌之土王,无不争相入朝以谢圣恩,暹罗王亦入朝叩谢圣恩,帝始知东吁祸乱诸国之罪行,遂下旨于暹罗王及诸土王之前,将平达力时凌迟处死以安诸国之心。

十月二十日。

帝以安南都统莫敬耀所请,下旨讨伐安南,以陆军第十一镇总兵李定国有擒平达力时之功,封南宁伯,升陆军第五军统制,为安南经略使。

……

崇祯二十六年二月八日。

荷兰人犯镇南城。

先是,南洋宣慰使安平伯郑鸿逵筑镇南城于龙牙门,其城控扼海峡,华夷商旅依之,皆不往荷兰人之马六甲城,由是荷兰人疾之,以兵船炮击之,为守军击退,并击沉其舰三艘。

帝闻之震怒,下旨讨伐。

安平伯郑鸿逵以战舰五十艘南下,荷兰东印度公司舰队逆战于安不纳岛,败之,击沉其战舰二十六艘,荷兰人溃逃爪哇,安平伯追击至巴达维亚,以舰炮毁其城,因土人以帝禁绝其教故助荷兰人,安平伯未能登陆。帝遂下旨设南洋经略使于镇南,并以延平王郑成功为经略使,以海军陆战队四镇皆属,并征暹罗,柬埔寨,缅甸等藩属兵,诏安南及占城两省驻军为其后援,大举讨伐南洋诸岛。

英吉利使者入贡。

英吉利使者称其国与荷兰正于泰西交战,请以兵船助战。

帝嘉之,赐其王玺书。

是年,北京至山海关铁路开建,并试制蒸汽机车成。

顺天大学教授王秋献新式铸炮法,可以铁铸炮,并于炮膛内制膛线,使炮弹射程倍于旧式铜炮。

帝悦,赐男爵。

并设大明科学院,以院士为正五品,至是,开民间献新技术之潮流,数年间精于科学者纷纷以新发明获进,民间亦以奇技为荣,以专利为富贵之道,如蒸汽机船,转炉炼钢,蒸汽车床之类接连涌现。

是年,金州公司于金州殖民地采得一百一十五斤重狗头金进献。

帝悦之,下旨铸大明元宝金币重一两,至是,大明钱币金银铜并行,并以圣旨定制,以一大明元宝金币值十五大明重宝银币值一百五十大明通宝铜币,一大明重宝银币当宝钞一贯,一大明通宝铜币当宝钞一元,其下另有角分宝钞,但一元铜币重半斤,民间不便之,实际贯之下专以宝钞流通,贯以上者宝钞亦占主流,乃至行于番邦,四夷皆以持宝钞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