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宋时有些事物的叫法,在今人听来甚是奇怪。比如说酒楼,在当时便往往被命为“正店”。在汴京城外东南方数里处,有一座临河而建的酒楼,就唤作“野菊园子正店”。这座郊外酒楼虽比不得城里那些大酒楼的富丽堂皇,却也别有一种闲风野趣,而且相对而言要幽静得多,是个适合亲朋密友缓酌细谈的佳处。
吕康那批犯人被官府正法的那日午后,曾邦才就在这座野菊园子正店里,约见了简师元。
这几日,曾邦才是重任在肩,忙碌得很。依照草庐翁的指示,就联络各路武装合力攻城之事,他先是与城西寇首尚文炳进行了晤谈,然后又拜会了城东义军魁首王子善。与尚文炳的交谈结果不错,那厮是个头脑简单的土匪,只要有利可图,邀他打哪儿都行。同王子善谈得却没那么顺利,王子善的态度很慎重,他听曾邦才摇舌鼓噪了半天,只是简短地回应了八个字:“兹事体大,容某善思。”
这倒是曾邦才的意料之中的事。而且在他看来,即便是王子善同意合作,其行动也不会受他人摆布。但王部兵马众多,是天正会行动方案中必须借助和利用的力量,该谈还得谈一谈,起码可以对其态度摸个底。
既然王子善不听使唤,曾邦才就得想方设法促其就范。他在王部中原是有一个楔子,那人唤作范光宪,乃曾邦才之故交,现在是王部的马军头领之一。但仅凭其一人之力难以成事,于是,曾邦才便根据范光宪提供的情况,将简师元列为争取对象。
简师元与范光宪原先都是禁军将领,简师元乃京城都巡检范琼之裨将,范光宪则为范琼麾下的一名副将。当金军围攻汴京时,他们都曾与金军浴血奋战,皆手刃金兵不下百人。但后来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由于一桩严重事件,却使得他们沦为了罪在不赦的大宋叛臣。
那桩严重事件,就是发生于靖康二年三月六日之夜的镇压吴革事件。金军破城后,范琼因见败局已定,不仅见风使舵放弃了抵抗,而且与王时雍、徐秉哲等认贼作父者一起,摇身一变成了为虎作伥的急先锋。
当时金人为维持他们在中原的统治,欲在汴京建立一个伪政权,并指令立宋朝前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阁门舍人吴革不肯附逆,暗中联络人马,计划在张邦昌接受册封的前夜起事,一举攻占皇城并奇袭金营夺回二帝。然而不幸消息走漏,范琼命部下设伏于金水门外,将吴革及起事人员数百名全数斩杀。简师元与范光宪都参加了这次镇压行动,而且是行动的直接指挥者。
事后,狡猾的范琼为使自己左右逢源,采取两面派手法,一面在金人面前献媚邀功,一面却又在宋人面前放言,说此事他并不知情,乃是部将擅自用兵。简师元闻知颇觉心寒,思忖若继续留在这个心地险恶的上司手下做事,很可能不知何时便会糊里糊涂地成了替死鬼,乃密议于范光宪。范光宪深有同感。于是两人便带了部分弟兄,乘乱哗变而去。
跟随简范二人哗变出来的弟兄多为本地人,不愿远离故土,这一股人马便成了京畿一带的游寇。但因他们人数不多,又无根基,在群雄四起的情况下,显得力量十分单薄。后来又因抢夺粮草,与若干江湖武装结了梁子,在弱肉强食的环境中,便更加难以立足。万不得已,他们投靠了在这一带势力最大的王子善。
他们知道,时下所有的杆子,无不打着抗金救国的旗号。所以,在投靠时,他们只对自己英勇抗金的经历进行了渲染,而对于他们原是隶属叛将范琼麾下,并曾参与过残酷镇压吴革起事等实情,却统统做了隐瞒。
王子善能够拥兵甚重,原因之一就是他善于广交天下豪杰。闻听这一拨人马乃落难山林的抗金勇士,他自然是寨门洞开欣然接纳,并将简师元和范光宪分别委任为步军及马军哨头。后来因见在简师元统领下的那支队伍,于短短的时间内,竟从一群乱七八糟的乡土草莽,变成了颇具军人风范的雄健兵勇,王子善认识到简师元是个带兵有方的将才。为推进麾下众军的正规化建设,他遂破例擢拔简师元担任了山寨的步军总教习。
在王子善的全部兵马中,步军人数占到八成。简师元一跃坐上步军总教习这个位置,在山寨中的地位便俨然已居一般头领之上。于此可见王子善的求贤之心,以及他对简师元的器重。对此知遇之恩,按说简师元理应深怀感激尽忠以报才是。简师元表面上也是这样诚恳表示的,但在其内心深处大为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