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章 知行合一的真谛:东乡平八郎如何判断波罗的海舰队航向(第4/12页)

对于自己的这位宠臣,尼古拉二世自然也很清楚他没有信心和勇气和东乡平八郎决一死战,所以尼古拉二世给了他一个最直接的任务和希望:你只要率领舰队到达海参崴就可以了,完成这个任务之后,剩下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别人去办,你不需要再待在前线战场冒风险,你会回到国内享福,我会给你升职。

在复杂的军事、行政体系中,罗长官是个聪明人,他会抓住这个希望,把这个希望带到舰队中,带领他们结束这个噩梦般的远航,平安回家。俗话说归兵勿追,他的这支俄军已经在海上航行了大半年,现在他们比谁都想回家吃饭。虽然一路上已经闹过不少笑话,丧失斗志,但随着离海参崴越来越近,离回家的路越来越近,这支状况不断的队伍,一定会突然爆发出强烈的求生本能和战斗意志,如果东乡平八郎想强行阻截一批想回家的人,那么俄军一定会让他们见识什么是瞬间变成的厉鬼。

5月14日,在看到那14艘军舰的烟囱已经重新粉刷好之后,罗长官率领波罗的海舰队从越南西贡正式向北起航!穿过前面的台湾海峡,就要抵达日本近海了,一支强大的舰队穿过日本近海抵达海参崴,无论从哪个条件来看,胜算都很大!

与罗长官恰恰相反,为了彻底摧毁尼古拉二世绝地反击的意图,一战而终止俄军将来的海上清扫战,日本陆海两军战场所有的压力都已经压向东乡平八郎,他不是不能放罗长官和波罗的海舰队去往海参崴,而是必须全歼这支与联合舰队实力相等的波罗的海舰队,与之前的大山岩还可以多次尝试不同,东乡平八郎只有这一次机会,去不再来。是的,不是打成胜负战,不是打成击溃战,而是必须一次就打成全歼战,不放一艘军舰逃到海参崴,必须截断百分之一的失败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成功,除了与波罗的海舰队第一次相遇时就全歼之外,他已经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公元1274年以及公元1281年,元朝的蒙古大军曾两次试图进攻日本,却最终都被海上大风所阻,这是在1853年被美国人轰开国门之前,四面环海的日本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遭遇的仅有的两次外敌入侵,而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次,也是最为严重的一次。谁也不知道,日军攻克了旅顺,歼灭了太平洋舰队,取得了满洲战场各次会战的胜利,而随着尼古拉二世有决心赌上俄国的家底,从遥远的欧洲派出强大的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反而陷入了几千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本土危机,表面平静的日本实际上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东乡平八郎能将日本从灭亡线上拉回来吗?东乡平八郎之前并没有全歼一支舰队的经验,日本历史上也没有人有如此经验,甚至在人类战史上也没有全歼一支强大装甲舰队的先例,在东京,很多精明的商人已经撤离,之前在新加坡海岸上那群“看热闹”的人群中,就有很多专程赶到的商人和企业家,他们要评估罗长官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实力到底如何,东乡平八郎有没有可能战胜他,从而决定是否还要继续在日本做生意。虽然《纽约时报》已经发文稳定信心,可是战场上的事情不是靠嘴仗就能打赢的,那位出身于穷苦之家、个子不高(159厘米)、其貌不扬的东乡平八郎又如何能做到“百分之百”?

东乡平八郎的选择性难题

1904年12月30日,在旅顺战斗基本结束之际,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辛苦了将近一年,迎接他的并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质疑和批评。太平洋舰队并不是联合舰队歼灭的,而是覆灭在陆军手里,按照日军的标准,东乡平八郎“打得并不好”,受到质疑和批评也很正常,联合舰队全军上下憋了一口气。东乡平八郎安慰大家不要灰心,联合舰队虽然没有歼灭太平洋舰队,但已经取得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40万人越过大海,纵横驰骋于前线战场,其交通,全赖海军支持!

这话说出来就连东乡平八郎自己都没有底气,对用大笔金钱堆出来的舰队来说,护航只是最基本的要求,舰队必须有征服大洋和摧毁敌舰队的进取心,否则就是没有完成使命。随着必须全歼波罗的海舰队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日本国内对东乡平八郎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在十年前的甲午海战中,东乡平八郎只是小小的浪速号舰长,后来虽然先后担任日本海军大学校校长、佐世保镇守府司令等职,但对于日本这样不是在作战就是在备战的国家来说,这些都是“闲职”。日本从来没有考虑过后方镇守的问题,日军海军将领只有在军舰上,那才是受到了重视,事实上在出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之前,就连东乡平八郎自己都其实已经做好了退休的打算,面对睦仁和大本营的任命,他也很意外,只是对前来探问的人说:我是一名天皇的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