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北京的沦陷(第4/6页)
正是这个暂时停火的决定,给了慈禧一个时机——逃跑的时机。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时,慈禧连续5次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讨是留是走的办法。而前来开会的人越来越少,他们都在私底下去转移财产和家人,然后转移自己。最后一次御前会议,来的只有3个人:军机大臣王文韶、刚毅、赵舒翘,连荣禄都不见了踪影。虽然慈禧命荣禄替她坐镇北京,但荣禄是绝不敢“坐镇”的,他是武卫军总统,八国联军绝不会放过他,荣禄已经逃向了保定,跟在荣禄后面跑的是承恩公崇绮。
看来经过几十年的官场“锤炼”,荣禄真的已经没有一点“侍卫世家”的秉性了。他确实比端王集团的大臣相对“开明”,但他骨子里也是一个八旗子弟,所谓八旗子弟,就是敌军进城各自逃啊。
对于赵舒翘能够前来,慈禧很意外,也很感动,很显然,现在还需要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逃往哪里。
东边是不能去的,洋人就是从东面的通州打过来的,我真傻啊?
北边也不能去,北面的东北地区有俄国兵。
南边也不能去,那是汉党的大本营,他们既然敢抗命不派援军,难道还不能来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
只剩下西边了,慈禧知道赵舒翘是陕西西安府人,她很早以前就想逃往那里了,现在看到赵舒翘前来,慈禧简直有一种看到救星后感激涕零的感觉,就让赵舒翘陪同自己往西安方向逃吧,当然,对外要称是去西边打兔子的——“西狩”。
接下来还有两个问题:带什么人走?带什么物走?
物品肯定是无法多带的,逃跑路上最金贵的是吃的东西,但皇宫里的金银珠宝恰恰比馒头面粉还多,这些财宝无法带走,只能分别处理。慈禧命人按照昂贵程度和她珍爱的程度,将皇宫里的奇珍异宝分几个等级:最昂贵和最珍爱的那一批,统统藏在宫墙的一个空心夹层里,以便将来回宫了再取出来;差一点的打包,统统扔到宫中的水井里,将来也要记得去捞啊,而更多的以及特别大件搬不动的和来不及打包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接下来就是还要带什么人了。除了赵舒翘随驾,端王集团的载漪、刚毅等人必须要带走,其实他们也无路可去,只能跟着自己逃。而还有一个人是必须一起带走的,那就是光绪皇帝。
按照光绪自己的意思,他是不想走的,请求由他留下来“善后”,被慈禧冷冷地拒绝。光绪以为这是他的机会,而慈禧比他更清楚,在剧变之时,光绪一定要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让别人有扶植他复辟的机会,更加不能落入八国联军手中,无论他是生是死。
光绪的请求没用了,这时候,有一个人勇敢地走向了慈禧,她是珍妃。
慈禧挟光绪出逃前,命人处死珍妃
宫里大乱之际,珍妃从囚禁之所跑出来了,光绪看到的机会,她也看到了,就跟两年前请求慈禧原谅光绪一样,现在的这个机会仍然无比渺茫。两年前她的请求换来了慈禧对她的囚禁,而这一次再撞到枪口上,结局也许更加严重,谁也不知道慈禧会怎样拿她开刀。
但她要一试。
两年了,自从戊戌变法之后,她已经被囚禁在这个宫里两年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她面对冷冷的墙壁度过。她十分想念以前的时光,不止是入宫后的时光,还有年少时在广州长大的时光,那个时候好像总是那么无忧无虑,不知道痛苦是什么,亦不明白真正的快乐,只知道日子就像一场美梦一样。
而这一切,破碎得太快。后来她明白了,如果要拥有,就尽量早地拥有,因为失去的日子会比想象中到来得更快,而如果要失去,也该尽量早地道别,因为在失去的时候,会连好好道别的机会都来不及拥有。
光绪皇上,在刚刚被囚禁的那段时间,我的每一个时辰都是在数着数度过,我害怕你把我遗忘,我更期待你能早点救我出去,但是后来,不知道是多少天过去了,我的心里再没有这样的念头。因为我习惯了,如果满怀希望却总是收获失望,我宁愿不要这个希望,但是,当我听见宫外大乱,听太监们说是洋人打进了北京,太后即将带着你出逃时,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想也没想,来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