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四十六章 辽东大捷(第3/6页)

“俄军已经被彻底击溃了,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俄军在四散逃命,第二、三两个军在猛烈的追击中,由于俄军乱跑,我们的队伍也乱了套了,现在的情况是都在追击抓俘虏,一线部队根本联系不上,具体的战果也无法统计。”刘永福给沈从云递上一支烟,笑着解释道。

“照我看,现在虽然只有零星的战斗在进行,但是要想彻底的肃清残敌,得要等到天黑才能有结果。”万树生接着笑道,沈从云听完后长长的哈欠一声,狠狠的伸了个懒腰道:“这样就好,我看这里也没我啥事情了,我回去睡觉。奶奶的!这些日子故作镇定的样子,太辛苦了。”

这三人仔细想想也是,沈从云来到后,脸上不总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么?原来都是装出来了。等沈从云出去后,三人面面相觑,忍不住又是一阵爆笑。

三巨头之间的笑声传到外头,弄的一干参谋们一阵窃窃私语。

“总统大人才离开,这就算放了羊了!”

“猜猜大人们都在笑点啥?”

“猜个锤子哦,大人们的心思啷个猜嘛。”

春风得意马蹄疾!

尽管余震等人一再劝阻,等了一天的沈从云还是决定亲自到沙河第一线阵地走一趟。正在忙的四脚朝天的余震等人,无奈的只好派出一个营的士兵护送沈从云上路。

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辽东原野上刚刚出现一片嫩绿的景象,枝头的新芽正在蠢蠢欲动的时节。夹带着一丝硝烟的味道,和煦的春风吹在脸上令人心旷神怡。

大路上依旧是一派忙碌的景象,不断有担架抬着伤兵下来,支撑这些担架的都是辽东各地的百姓。看着这些淳朴的脸上洋溢的坚韧和心甘情愿的笑容,沈从云打心里感觉到一阵快意。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啊,他们要求不高,只要能吃饱就成了,谁能让他们吃饱了,他们就愿意为谁服务。

沈从云唯一觉得遗憾的是,这一仗由于道路的问题,汽车无法大量的使用,过了营口以后就再也没看见汽车的影子了。看来在未来的几年内,大修公路的事情要摆上桌面了。

随着日头的渐渐升高,前方的景象渐渐的变的杂乱了起来,大路上出现了一些士兵押送俄军俘虏往回走,仔细一点的人都能注意到,明显矮了半个头的中国士兵,端着步枪押送俄军俘虏的时候,脸上充满了自豪的笑容。沈从云不难理解这种笑容的来源,从1839年开始,65年过去了。洋人在中国的大地上耀武扬威的日子,在这一刻似乎走到了尽头,作为一名见证历史的军人没有理由不自豪!

自豪的感觉同时也在沈从云的内心油然而生,沈从云敢对翻身下马,拦住一名小战士笑问:“小鬼,这些俘虏都是你们抓的?”

虽然没有认出沈从云是谁,但是小战士还是感觉到沈从云不同常人的气质,下意识的啪的一个举枪立正道:“报告长官,我们连一共抓了38命俘虏,都在这里呢。”

小战士脸上多少有点紧张,沈从云笑着上前,从他的肩膀上拿过来一支缴获的步枪,熟练的拉了拉枪栓后笑道:“这枪不错,送给我行么?”

小战士有点犹豫的四下看了看,这时候后面上来的一位少尉过来,啪的一个敬礼道:“长官,按照我军的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

沈从云听了露出一阵遗憾道:“是这样啊,那就……。”没等沈从云的“算了”说出口,这位上尉脸上露出一阵激动的笑容大声道:“不过校长您作为全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学生可以为您破例一次。”

给认出来了!沈从云不由的笑了,仔细的打量着少尉道:“你是哪个部队的?上海武备学堂还是天津讲武堂毕业的?”

“报告校长,学生辜振武!是天津讲武堂毕业的,现在是第二军六师36团三营二连连长。”

沈从云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拿起步枪问道:“认识这是什么枪么?”

“莫辛、纳甘式,1891年成为俄军的制式步枪。也称为M1891步兵步枪,国内称之为水连珠步枪。口径7.63mm,全枪身长1306mm,带刺刀后全长1738mm,空枪重4.22KG,枪口初速为615m/s。身高臂长的老毛子用这枪拼刺刀,占老鼻子便宜了。”辜振武回答完毕后,还补充了一句,可见平时北方军区对俄军的研究到了之细致,这样的仗怎么会打不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