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谈谈打打(第4/5页)
这一战的战果统计下来,歼敌不到一千,俘虏不过一百,按照新军的惯例,不留俘虏。余震下令全部砍头,然后由小部队拿竹竿挑着,到日军阵前炫耀。这一招给日军的心理震慑是巨大的,没了脑袋就不能魂归故里。
新军拿下松林、黄州的第二天,沈从云的折子递到了军机处,所谓的请罪折子,沈从云让欧阳全写成了请功的折子,开口军饷,要补给。
军机处这两天可谓是神经备受折磨,首先是日本人的舰队又打上门来了,接着李鸿章含蓄的表达,他已经下令平壤新军,对日本舰队的挑衅行为进行报复。
果然,沈从云折子刚到军机处,李鸿章为新军请功的电报就到了。
南书房里头,光绪面对两份战报,脸上微微的泛起一阵潮红来。
“皇上,沈从云主张变法维新,手下又有一支虎狼之师,实可以引为援也。微臣已经准备下三百两银子,只要皇上亲自开口,这银子就能作为军费拨给沈从云所部。”看看四下无人,翁同龢壮胆试探了一句。
要说老翁这个人,功利心之重,从他操作的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为慈禧修园子一事上可见一斑。可惜慈禧对老翁的讨好卖乖似乎不怎么欣赏,依旧是不怎么待见他。老翁的脑门上依旧贴着“帝党”领袖的标签。
老早就惦记上沈从云的老翁,前些日子门下的谭嗣同拜见的时候,提到了天津面见沈从云的事情,提到了康有为,提到了沈从云表示支持维新的坚决态度。这一下让老翁的心思又活泛起来了,忘记了克扣沈从云军饷的事情了。
翁同龢心里头总以为,只要光绪表示一下对沈从云的提携之心,户部挤点银子表示一下这是光绪对沈从云的关怀,光绪皇帝再站出来表示一下支持维新,沈从云还不巴巴的往前靠么?
光绪皇帝脸色猛的一沉,警惕的四下看看后,微微怒道:“老师,您管的也太多了。朕对太后的孝心,天地可鉴。下去吧!”
“皇上!微臣告退!”自以为非常理解光绪的老翁,脸上没有丝毫的惶恐,带着微笑慢慢的退了下去。
光绪拿起桌子上沈从云的折子,看着上面提出在江苏一声试行西式教育的建议,这位消瘦大清朝皇帝,目光中泛起一阵激动,提笔在折子上写道:“此举可行!如见效显著,着在两江推行。”
写罢,光绪叫上小太监,奔着慈宁宫来了。
刚到慈宁宫门外,光绪迎头撞见了隆裕皇后,要说光绪对慈禧给他选的这个皇后,还真的没什么好感。原因无他,一是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二是隆裕皇后长的是在不招人待见,瘦瘦的身板子风一吹就能飘起来不说,还驼背。光绪好歹也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宫里随便找个宫女都比这位皇后漂亮,怎么会喜欢隆裕皇后呢?
俗话说丑人多作怪,隆裕皇后就这个毛病。安心的当你的皇后就是了,没准低调一点,还能让光绪内疚一下不是?隆裕皇后嫉妒心极重,眼见光绪宠爱珍妃,便屡屡在慈禧面前说珍妃的坏话,这自然是只能增加光绪对她的厌恶感。
“见过皇上!皇上吉祥!”隆裕按着规矩请安,光绪很不热情的点了点头道:“皇后也来了,朕找太后有点事情。”
慈宁宫里头,慈禧的面前正跪着一个中年官员,荣禄。
荣禄的宦海一生和慈禧脱不开关系,(野史中有文称,荣禄乃慈禧的面首,两人通奸还产下一子,本文就不采用这种说法了)辛酉政变时荣禄因为站对了阵营,得到了恭亲王奕忻和慈禧的赏识,官至内务府总管大臣,并参与了扶光绪上台的事情,为慈禧所倚重。正所谓成慈禧,败也慈禧,1879年荣禄开罪了慈禧,直接被降级两级,去职十年,一直到1891年才就任西安将军。1894年获准回京给慈禧贺寿,赶上日本人开战,留在京里授了个步兵统领,会办军务。也许因为荣禄沉浮一番后,更加会钻营了,中日战端一停,荣禄摇身一变,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太后,臣以为淮军已无大用,当仿效沈从云所部,编练八旗新军以为国之根本。”
荣禄的话被走到门口的光绪听了个清楚,光绪可没胆子就这么进去,停下脚步耐心的等李莲英进去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