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火起(第2/2页)

一旦太子烧死,所有从驾人员全部有罪,会有人论斩,充军,革职,再到罚俸,记过等等,谁也不想落个最重的处分,就算不充军革职,也是极大的错漏,这一生一世,也是不要想有什么机会升官了。

利益交关,实在是不需要怎么督促的。

一见孙锡恩等人还站在门前,几个军官边跑边穿衣,还向着他们挥手大叫道:“快些,太子寝殿着火了。”

“不知道是哪个混账弄走了水。”一个旗手卫的老熟人一边跑一边骂,看着这边锦衣卫等人,不觉笑骂道:“快些个,你们家大人可是住的挺近,还不赶紧去伺候。”

彼此出外差时,都是相识,所以对方才敢这么着,听着这旗手卫百户的话,黄二也只是一笑,孙锡恩却沉声喝道:“走,去救火。”

几人都是心怀鬼胎,刚刚在那边放火回来,换了衣服还没坐下,又得再往火场去救火,想起这尴尬处,连孙锡恩也是忍不住想笑。

好在他性子深沉,行事干练果决,有他镇着,其余几人也是不敢怎么着,只是老老实实的混在人群之中,向着火场处飞奔而去。

一路上全是衣冠不整的朝官军人,那伙詹事府跟来的文官一个个都是面色惨白,在禁军官兵的搀扶下才能勉强前行罢了。

要说救火,明朝宫中的规矩比宋人要落后的多,北宋时,有惨痛经历的火灾记录太多太多,一场大火,把枢密院带皇宫一半烧了个干净,民间被火者数万间,惨不可言。大抵是汴梁不大,居住着超过百万的居民太过拥挤,又是木制房舍,一旦起火,则有不可救之势。因为火灾的教训太过惨痛,宋人的火灾防患和救火措施倒是当时甚至数百年内最为先进,城市之中有水龙等大量的救火工具,也有铺军等专门救火的军队,一旦火起,太尉坐镇枢密,调兵马施救,井井有条,所以到南宋时,规矩详细,工具先进,载于史册的大火倒是少的多了。

明朝则不然,蒙古统治不足百年,但毁坏的东西当真不少,光是救火一条已经很是落后,皇宫大内,不过是摆点铜缸子应景,一旦火起,就是等烧光了事,最多做点隔断,不使火势绵延也就是了。

最著名的三大殿在明朝烧毁多次,雷击引火,或是看守不力等等,总之,极为惨痛。

这里是行宫,救火措施尚不及大内多矣,各人一边看着冲天的火头,一边都是想:“怕是完了蛋,这么大火,怎么救得出来。”

孙锡恩等人心里也是惴惴不安。

火,自然是隔了寝殿一些距离才点着,这是给寝殿内缓冲的时间,不然的话,就成了直接纵火烧死太子,什么事也不必提了。

除了点火外,适才扼死的小黄门也被丢在一处小房中,扔上些酒具火炉之物,救完了火,人家看了,只当是不慎饮酒起火。

前因后果,都算计的清楚明白,现在等待的,就是这一出戏的压轴出场的消息了。

张佳木顺顺当当的唱完这出戏,大家才算是真正能松了口气。

“救火,救火啊。”须女皆白的忻城伯赵荣就站在寝殿隔绝内外的宫门之处,大火燃起已经把宫门烧的噼里啪啦直响,火星跳的老高,溅在赵荣的中衣和头发上,老头儿却只是跳脚大叫,根本就不管不顾。

太子若死,他这个忻城伯多半就保不住,自己身家性命是小,先人血战经年博得的这个爵位却在自己这个不肖子手中失去,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火场之前,老头子几次要朝里头冲,却是被家下人拼死抱住。

富贵险中求,救出太子的好处大家都是想到了,火场之前,高冲入云的火光把人脸都照映的通红,火光之下,人心各异。

不少人跃跃欲试,不过,接近火场之时,就被火头燎的直步退后,稍微不小心些,就是在身上脸上燎出多少个水泡来。

更有不少宦官黄门想用水来熄火,但铜缸距离虽近,取水物却是根本未曾办得,就算有几个木桶,这么大的火势,几桶水泼上去就听得噗嗤连声,那火看上去却是烧的更加猛烈了。

“不成啊。”有人站在赵荣身边摇头道:“火太大,根本就近不得身。这样下去,怎么得了?”

“是啊。”赵荣泪如雨下,在火前跺脚大叫:“怎么得了,怎么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