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功臣血宴(第3/6页)
到了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时,年家分属于胤禛的门下。康熙四十八年,雍正被封为雍亲王,这一年年羹尧的妹妹被选入雍亲王的府中,当上侧福晋。年遐龄跟着发迹,当上了湖广巡抚。
年羹尧还有一个哥哥叫年希尧,此人非常厉害,既是官员,也是学问家。年希尧做官做到工部侍郎、广东巡抚,学问就更厉害,他是个数学家,出版过《测算刀圭》《面体比例便览》《对数广运》和《算法纂要总纲》等书,此外年希尧对绘画也有研究,出版过透视学专著《视学》。
年羹尧的才能更多的表现在军事上,而年希尧则显得多才多艺。后来因为年羹尧案件,年希尧和父亲年遐龄都受到了株连,两人一度被免职。
关于雍正,有许多神秘的传说,血滴子就是其中最玄的一个。据说,雍正因为继位不合法,创立了一个神秘的特务组织——血滴子,血滴子的头头正是年羹尧。据说血滴子是一个神秘的暗器,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一圈匕首,能够远距离取人的首级。血滴子这种东西不仅在正史里没有记载,连野史中也没有。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武侠小说中,这跟雍正的酷政和密折制度息息相关,所以小说家为这个皇帝创造了这么一种神秘的武器。
年羹尧既然是血滴子的头领,肯定凶残无比,电视剧里对此大加渲染,说有一次雍正让年羹尧到一个地方去杀掉恶霸,结果年羹尧把全镇的人都杀光了。
让我们还原年羹尧一个真面目吧!
年羹尧的身份是包衣,根据清朝的规定,包衣也可以参加科考。年羹尧在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之后授予翰林院检讨。
三十岁左右,年羹尧就当上了四川巡抚,成为地方大员。年羹尧上任之后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受到了康熙的嘉奖。在清军与准噶尔军队交战之中,年羹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因此受到康熙的提拔,当上四川总督,兼管巡抚事情。康熙末年,年羹尧当上川陕总督,成为当时封疆大吏中最有权势的一个人。
1721年九月,青海发生叛乱,年羹尧负责平叛,他利用当地土著之间的矛盾,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
在康熙逝世前后,雍正与十四弟的皇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后来雍正继位,允禵不服。允禵手握兵权,却没有选择兵临北京,其中年羹尧起了重大的作用。年羹尧镇守西北多年,善于将兵,是以允禵不敢轻举妄动。
雍正元年冬天,就在雍正和兄弟们掐得头晕眼花之时,青海的罗卜藏丹津发动叛乱。其时,雍正的兄弟们正等着看雍正的笑话,他的处境非常窘迫。如果不能平定这场叛乱的话,他的统治基础肯定会动摇。这个艰巨的使命就落在年羹尧身上,年羹尧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仅仅用十五天就平定了这场叛乱。
而且,年羹尧为官非常清廉,并不是像传言中那样是个残酷、腐化的大将军。
这样的关系,很难想象雍正对年羹尧举起屠刀,让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缘由吧!
在康熙末年的争储中,雍正就和年羹尧埋下了矛盾。当时,雍正为了笼络人心,让年羹尧去请蔡珽,但是蔡珽没有给年羹尧面子,从此两人结下梁子。
年羹尧担任四川总督时,巡抚一职空缺,康熙后来任命蔡珽为四川巡抚。蔡珽一来,年羹尧无法再一手遮川。两人本来就有梁子,加上彼此都不服输,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期间,年羹尧经常利用手中权力为难蔡珽,经常向康熙打小报告,给蔡珽穿小鞋。幸好,康熙是明白人,他让蔡珽担任四川巡抚本就为了牵制年羹尧。
1722年冬,康熙病倒了,不久就去世。四川的局势对年羹尧越来越有利,不久,蔡珽威逼知府蒋兴仁,导致他死亡。蔡珽因此被罢官,年羹尧让自己的心腹王景灏接任四川巡抚。
蔡珽被送到北京后,雍正不仅没有拘禁他,反而召见了他。蔡珽向雍正诉委屈,说自己在四川时年羹尧如何诬陷自己,接着,蔡珽又说年羹尧这个人如何如何贪婪暴虐。雍正是否相信蔡珽的话,我们不知道,反正雍正没有处罚蔡珽,反而提拔他为左都御史,为将来收拾年羹尧准备好一把匕首。
对于蔡珽问题,雍正是这么解释的:“蔡珽是年羹尧参奏的,如果将他处置,人们一定会说朕是听了年羹尧的话才杀他,这样等于是授予世人年羹尧把持朝政之柄,对年羹尧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