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陆军大学的师资与课程
陆军大学校(以下简称陆大)成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为培养高级指挥及幕僚人员的最高军事学府。辛亥革命以后,北京政府继续办理。北伐完成后,国民政府接管陆军大学,将其隶属于军令部,招考国军各单位的优秀干部入学。北伐以后陆大的历任校长为蒋介石、杨杰、蒋介石、蒋方震(代)、蒋介石、陈仪(代)等人。北伐前校址设于北京,统一后迁往南京;抗战军兴后,先迁广西宜山,再迁贵州遵义,最后迁四川重庆。抗战期间的陆大校务,主要是由万耀煌负责。
战时陆大,设有正则班、特别班、将官班、参谋补习班等班次,并设有兵学研究院培育师资。至抗战胜利时,陆大毕业生在军中虽然仅有二千余人,但是多担任重要职务,军以上参谋长,多曾接受陆大教育,国军部队倚重之程度,由此可见一斑。[128]
关于此一重要机构,不论海峡两岸,或是美、日学界,至今均未见有学术性的研究。[129]笔者拟根据“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国军档案、陆大师生及有关人士的回忆录及日记,以及其他史料,对陆大于抗战期间的发展史实,作一全面性的探讨,借以弥补此一空白。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本章所讨论的范围,仅限于正则班的师资和课程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