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雄起(第4/5页)
朱以海不死心,又派郑芝龙的好友——总兵陈谦前往福建。陈谦留了个心眼,差人先去探一下郑芝龙的口风。郑芝龙给陈谦的回答是:“吾在,无妨也。”
得到郑芝龙的保证,陈谦大着胆子来到福建。没想到,郑芝龙的口头保证根本不管用。陈谦见到朱聿键,递上朱以海的书信,朱聿键才看了三个字,就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将陈谦投入大狱。
哪三个字这么厉害?——“皇叔父”!
不明白?我来解释一下。朱聿键已经即皇帝位,按正常的礼节,书信开头的称呼应该是“陛下”,这跟是否承认其领导无关。朱以海用“皇叔父”作称谓,实际上就是默认鲁监国为正朔,吃朱聿键的豆腐。这哪里是来“朝见”的,简直就是来砸场子的!
郑芝龙信誓旦旦地向陈谦保证绝对安全,结果陈谦一来就进去了,郑芝龙觉得很没面子,多次上疏给陈谦说情。
朱聿键不接受任何说情,执意关押陈谦。不久,御史钱邦芑上了一道密奏,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陈谦是鲁王朱以海的心腹,又跟郑芝龙是至交。
有了这两个身份,陈谦的结局可想而知。很快,朱聿键瞒过郑芝龙,将陈谦给剁了。等郑芝龙得到消息的时候,陈谦已经身首异处,老郑“伏尸而哭,极其哀”。
浙江、福州两政权你来我往,互挖墙脚,看似没有什么成果,但实际上朱以海获益最大。
在福州政权中,南安伯郑芝龙掌握着数量庞大的军队,属于举足轻重的实权派。马士英入闽被拒,让郑芝龙心里有些不爽,但反对意见并非出自朱聿键,君臣二人还没有什么冲突。
但是,裘兆锦被囚禁、陈谦被杀,加剧了郑芝龙的不满,而这种不满是直接针对隆武皇帝朱聿键的。
如此看来,朱以海虽然没有实现招郑芝龙为己用的目的,但顺利促成了隆武政权中最关键的君臣组合——朱聿键与郑芝龙之间产生裂痕。
一旦裂痕产生,两人的矛盾将不断扩大。郑芝龙的好戏才刚刚开场,我们放到后面去详细说。
“梦游者”朱亨嘉
浙江的鲁监国不接受福州政权领导,多少还有情可原。毕竟两个政权成立时间相差无几,刚开始相互并不知情,而且实力不相上下,让哪一方“服软”都比较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浙江闹独立也就算了,但广西竟然也有人跟着瞎起哄,高举旗帜要“另立中央”,这就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了。
广西的这位仁兄,就是寓居桂林的靖江王朱亨嘉。朱亨嘉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个儿子在书画界还是比较出名的——清初著名书画家石涛(原名朱若极,后出家为僧)。
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南京陷落的消息传到桂林,朱亨嘉开始蠢蠢欲动,在广西总兵杨国威、桂林推官顾奕的拥戴下,于八月初三在桂林就监国位。
如果说弘光即位靠奸臣(马士英),鲁王即位靠起义,隆武即位靠军队(郑芝龙),那么靖江王即位,纯粹靠做梦。
实事求是说,朱亨嘉做监国,不仅血统疏远,而且实力不济,纯属“梦游”!
虽然“血统论”是封建糟粕,但我们得尊重历史。朱以海、朱聿键即位,都因为血统疏远搞得沸沸扬扬,更别提靖江王了。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别人都是“一字王”,比如福王、潞王、唐王、鲁王,就他是两个字的“靖江王”。封号这玩意儿,字越少越值钱。后来孙可望向永历帝请封,以一字之差不惜闹得兵戎相见,如此可见一斑。
那么,这个靖江王出自哪一门呢?说出来不怕大伙笑话,首任靖江王是明太祖朱元璋哥哥的孙子。也就是说,朱亨嘉跟朱元璋一门论起关系来,这杆子都捅到明朝以前了!
当然,靖江王手里还是有货,至少在承袭的时间上,很少有人能够望其项背。第一代靖江王于洪武九年(1376年)就藩,到此时已有近二百七十年。朱亨嘉是第十三任,后面还有一个朱亨歅,一直持续到永历四年(1650年)为止,共计二百七十四年,比“秦王”多了一年,创造了中国封建历史上藩王承袭时间最长的记录。
或许是为了突出这个独一无二的特点,朱亨嘉连年号都懒得想,直接采用朱元璋的洪武纪年,此年就是洪武二百七十八年,吓死人不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