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铁血雄胆(第7/12页)

那吼声把众人全都震住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左右为难的神情。真是留也不是,走也不是,他们再次抬头望着高不可攀的天山,那个郁闷的心情呀,穷尽所有语言都无法表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是我在山这头,君在山那头,我明明看见天山就在眼前,却怎么也不敢翻过去。不敢翻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在现场抗议了。

汉军将领都在犹豫着,彷徨着,徘徊着。终于,他们经过商议,提出了一条可以让自己下台阶的方案。他们这样对朝他们吼的那个人说,如果你想救耿恭,我们就拨两千兵给你。

朝汉军将领吼的人名唤范羌,是耿恭的部属。说来也是凑巧,耿恭派范羌到敦煌郡接运官兵冬装,恰好遇上出境救人的部队,于是他就跟着他们一起来了。没想到他们救不成关宠,准备连耿恭也不救了,情急之下,就朝他们愤怒地吼了起来。

历史不应该遗忘小人物,小人物也能干出大事业。范羌决定率领两千兵翻过天山去救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此时,天上下起了大雪,地上的积雪足有丈余。但是,范羌竟然克服重重困难,翻过了天山,及时赶到了疏勒城。

耿恭此时还活着,城中还有二十六人。一个深夜里,他们都听到了城外的人声嘶叫,以为敌人又来袭了,全都爬起来准备战斗。这在这时,耿恭听到了遥远的城外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我范羌也,祖国派我们迎接校尉您来了!

这是梦吗?不会是梦吧。耿恭再次屏气细听,城外又传来了喊声。他听出来了,没错,这是范羌的声音。老天啊,你终于开眼了。

耿恭开城,众人仿佛逃出鬼城般向城外扑去。二十六名死难士兵与汉军兄弟紧紧搂在一起,齐声痛哭。这是世界上最悲壮凄厉的声音,它穿透了冰山雪地,温暖了大地上所有的生命。

第二天,天一放亮,耿恭和范羌即率军向南撤军。这时,北匈奴闻风而来,追打耿恭。耿恭无心恋战,且战且退,终于回到了玉门关。耿恭数人头,跟随他的那二十六个兄弟死了一半,只剩下十三人。活着的一半,都瘦得只剩下了皮包骨,仿若枯人。

耿恭等十三人在玉门关洗了个热水澡,换上新衣服,返回洛阳城。死的不能白死,活的也不能白活。接着,有人给刘炟打报告,建议给耿恭赐官加爵。

替耿恭说话的有两个人。一个是中郎将郑众,一个是跟第五伦扯皮救人成功的鲍司徒。郑众评价耿恭摘抄如下:耿恭以单兵固守孤城,对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励将帅。

鲍司徒也接着唱道:耿恭节义超过苏武,重奖他是应该的。

耿恭七月守城拒北匈奴,回到玉门关是第二年的三月,整整半年多。半年炼狱,惊天地,泣鬼神,难道不可以与苏武比肩齐名吗?

报告打上去后,刘炟同意提拔,拜耿恭为骑都尉。跟随耿恭作战活着的十三人也通通封官。

从此,耿恭终于在江湖上有了自己的传说——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他们创造的生命奇迹,在历史的黄纸上,在世世代代的传说中,在遥远的天山下,都将永世相传。

四 勇敢的心

我以为,汉朝有耿恭等铁将,十八岁的刘炟要热血沸腾,满腔斗志,下诏再次出征西域,不打它个鬼哭狼嚎绝不罢休。事实恰恰相反。不久,洛阳宫里再次爆发扯皮大战。结果出乎意料:刘炟下诏,撤销西域都护,戊、己两校尉;命令班超迅速回国。

说得彻底点,汉朝就是想放弃西域,准备对北匈奴拱手相让了。

的确太意外了。

西域很大,人却很渺小。此中感受,数班超最深有体会。此时,班超还被困在疏勒国,他已经收到皇帝刘炟命令撤退的诏书。刘炟告诉他,回来吧,我连军事基地都撤了,你人单力薄,混不了多久的。为了对你的生命负责,特召你回来。

诏书内容马上就传出去了。最先惊恐的不是班超,而是疏勒国。我们知道,班超来疏勒国之前,它一直都被龟兹国欺负。而龟兹国正在攻打它,一旦班超撤军,它不跟着完蛋吗?

疏勒国也没想到会有今天。他们都以为傍上汉朝这条大腿,有班超罩着,无论多少个龟兹国迟早都要滚蛋。可是现在,他们还没过上美好日子,噩梦就提前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