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那还不快传御医?(第3/4页)
关于这一科新科进士的官职级别问题,陈鸣也没坚定的跟科举支持方硬顶到底,但他也表示出了自己的态度。就是反对给新科进士过高的官职,认为这些进士应该从八品、七品小官做起【陈汉官职——知县是五品】。还拿出了确凿的真凭实据——上一科的进士,到现在也一年多的时间了,这陈汉第一批被取中的新贵们,据统计因贪污受贿被判刑革职的有五十七人,因能力低下,碌碌无为而影响工作被贬职或罢免职务的有六十四人,主动辞官的有二十九人,病退等等以‘身体原因’请辞的有十六人……
算算有多少吧?
那一科总共取中的又有多少人?
而余下的百多人里,考绩能得到中等评分的只有三十五人,中上评分的十四人,上等评分的五个人,上上评分的人更是才两个。这成材率也太低了是不是?
杭州城里,彭忠瑞叹息着放下了手中的《中原日报》。这上面有刘文撰写的一篇文稿,就是以第一科进士的‘成材’比率也宣扬‘进士’高官低能论的,要求降低新科进士的品阶,从唐时旧例,让进士打佐官小官做起。步步高升,如此方能‘宰相起于州部’。
重点注重基层的磨砺和实践锻炼。高叫着‘人才是从基层培养出来的’。其举出的实例就是第一科进士那非常不光彩的数据。当然《中原日报》上同时刊登的还有反驳的文章,署名是彭忠瑞的好基友陈岗。陈岗在文章中直言第一科进士的‘成分、质量’有问题,决不能代表广大士林学子。
彭忠瑞很叹气,因为他跟刘文打过不止一次交道,深知道刘文是谁的人,也知道他的墨水有多深。以他的本事根本就写不出这般的宏篇大论,这是有人在背后给他捉笔。而支持刘文这么干的人,无疑就是陈汉朝中威名赫赫的太子爷陈鸣。
如果说陈岗一直是陈氏一族中‘儒家正统’的代表人物,陈鸣就是‘陈汉新政’的代表人物了,那是真正的位高权重,声望威隆。而陈岗手中的实权却是连刘文都有不如。
对陈汉了解越深,就越能明白陈鸣那牢固不可动摇的地位。将来天下有这么一位对儒家不感冒的人物在,儒家还能讨的好么?
就彭忠瑞所知,秦大成、袁枚等人正在沈国贞的撮合下,倒腾着一门所谓的‘新儒’。但是内容思想混乱无比,什么普及教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啊,六艺、六德、六行啊,等等。
彭忠瑞看来,他们这就是离经叛道,欺师灭祖,不当为人子。
一门儒家学派的诞生是那么容易的吗,那必须是要经过无数先贤薪火相传,不断地夯实、积累、整理、梳理、贯通、融合,而得出的。岂是几个人‘闭门造车’,完全依附上意而来的?
彭忠瑞对‘新儒’嗤之以鼻。
可另一方面他却又不得不对儒家的未来赶到担忧。
往昔的唐王明清,历朝历代,不管是不是内法外儒,全天下学的都是儒学的。沈括。郭守敬牛吧?律法、天文、水利、农桑等等,却全都是儒学士子触类旁通,而不是有单独的法学、天文学、农学。
可现在的陈汉,司法独立,法学来日必兴;计数独立,数学还会牵连到外贸经济,大兴已经势不可挡;再有水利工程学,天文学,以及正在冒头的农学,鲁山不是正在筹建农学院吗?还有钦天监。
很难想象以后司法方面的官员会以儒家学子自居,那些计数、水利、天文、农桑等等方面的官员也肯定不会以儒家学子自居。可这些人在陈汉体制中的份量却在不足的加重,再加上军队,儒将这个词也正在迅速褪色。
彭忠瑞在这边为儒家的将来感到担忧,鲁山的陈鸣却正在为粮食署【升格了】和财政部以及后勤部统计的各方面数据感到小小的担忧。
就陈汉现下的家底——对照了今年的财政预计,那可真的支撑不了几年了。
“似乎该把内陆的交通规划暂停一部分。”
除了半个福建,复汉军现下几乎统治了整个西南,广西还有一部分没有拿下。漫长的海岸线,各地方许多港口都需要修筑,大批的战俘都应用到这方面去了,内地的交通线就必然要暂停一些了。
而且交通部最近提出了——铁道计划。就是马拉火车。陈鸣早早就给他们吩咐过的项目。现在一应技术都有了比较完善的储备,经过试验,不管是费用还是响应的马匹、人员、站点配套,都有了比较精准的估算,交通部就正式提出了这一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