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周顺昌(第2/3页)
“没错!”张恪也笑道:“临行之时,本爵让徐中丞把山东的状况说得尽可能凄惨,离流民起义就在眼前,大明江山风雨飘摇,只有如此才能打动圣心,才能找到对孔家下手的理由!”
杨廷筠捻着胡须,沉思一会儿,果然是如此!
难怪张恪能决胜疆场之上,他已经把人心摸得如此通透,真是后生可畏。
“国公爷神机妙算,老朽钦佩不已,只是皇上是不是担忧过度了?”
岂止是过度,简直就是吓着了!
老魏一口气派出二十几位税监矿监,奔赴江南,他们还没动身,张恪就得到了消息。他处心积虑对孔家下手,又大肆制造舆论,恫吓天启……
如果光是为了对付孔家,为了在山东站稳脚跟,他根本没必要如此大费周折。这番作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挑起皇帝和大臣的冲突!
所谓阉党和东林党之争,背后就是君臣斗争。魏忠贤不过是连字都不认识的老太监,只要一道旨意,就能轻松拿下,他有什么资格结成阉党!不过是皇帝把他放出来,充当咬人的恶犬而已。
经过多年的观察,东林党这帮人吐口水,打嘴炮,党同伐异,结党营私轻车熟路。指望着他们治理国家,消除内忧外患,根本就是缘木求鱼,痴心妄想。
他们本身就是大明的乱源!
借着对孔家下手。引起朝臣反弹,进而激怒天启,逼着皇帝下定决心除掉东林党……
一切都按照自己设计的剧本在上演,矿监和税监派出去,下一步势必引起天下的反弹,反弹的力道越大,皇帝就会越狠……君臣斗得越激烈,就越无暇顾及义州兵。
趁着这时候,大肆移民,扩充实力。等着练出二十万精兵。囤积足够的粮饷军械,就算和朝廷撕破脸皮,也不用害怕了!
“我正在城头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腾腾……”
把天下人玩弄股掌之中,怕是当年的诸葛武侯也比不上啊!
“国公爷,徐大人回来了!”
外面脚步声响起,徐治满脸红光,从外面走进来,一见坐在中间的张恪。扑通跪在地上。
“下官叩谢国公爷,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不怪徐治表忠心,实在是张恪算无遗策的本事让他心服口服,心甘情愿。
张恪笑着搀起徐治。满意地说道:“徐大人,都是你应变得当,本爵很欣慰,听说京中不少官员都开出了价码。要砍你的脑袋呢?”
徐治满不在乎地笑道:“国公爷,他们也就是说说,下官和新任的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一起出京。有东厂和锦衣卫保护着,量那些宵小之徒也不敢动手啊!”
大家一听,全都哈哈大笑起来。徐治坐下来,将进京面圣的情况一字不落地说,张恪虽然有锦衣卫送来的消息,可是听当事人亲口说,还是大有不同。
“徐中丞。”
“卑职在。”
“此番朝廷派遣税监矿监,可是玩真的?”
“回禀国公爷,绝对是要玩真的。”徐治笃定地说道,在他离京之前,还有一个人赶到了京城,那就是新任户部尚书毕自严。
毕自严是从南京调来的,不久之前路过山东,正好碰上了白毛女第一次上演。毕自严深深受到震撼,他连看了两遍,把不少唱段都记了下来。到了京城,就向天启上奏,要节约用度,与民休息。
他的奏折也是迫使天启广开财源的重要因素。
“虽然派出矿监看起来是魏忠贤的主意,可是内阁首辅顾秉谦、户部尚书毕自严都鼎力支持,再加上大学士魏广微,兵部尚书崔呈秀,这股力量可不是任何人能够抵挡的。”
徐治说道:“国公爷,以卑职看来,虽然朝臣多有不满,可是内阁和司礼监都态度坚决,我看是胳膊拧不过大腿!”
杨廷筠和唐光纷纷点头,很是认同徐治的判断,唯独张恪面带着微笑,不以为然。
“呵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明朝的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天下早就太平了。”张恪看了一眼百无聊赖的乔福,笑道:“乔大总兵,你马上挑选两千名精锐,准备好快船,随时南下。”
乔福顿时眼前一亮,吃惊地问道:“有仗打了?”
“或许吧,盼着东林党拿出点本事,不要让我失望啊!”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间仙境,莫过如此。若是能在苏杭为官,简直就是老天爷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