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帝国的崩溃 一、章邯投降了项羽(第3/3页)

申阳军攻克河南,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县失守,秦帝国宛如被一把尖刀切断了主动脉,关中与关东的交通大道断绝,部署在河内的章邯军主力以及固守洛阳、荥阳一带的秦军支援部队陷入诸侯国联军的包围。当时形势下,章邯军的北部正面是项羽所统领的诸侯国联军,数十万大军由邯郸郡南下,渡过漳河,逼近洹水展开,包围安阳。上党郡已经被赵国占领,赵军司马卬部队由上党进入河内郡西部,切断了河内郡与河东郡的联系。洛阳、荥阳东南是韩王成所统领的韩军出没的颍川,西南是刘邦军正在攻击的南阳,东部的砀郡和东郡分别是楚国和魏国的地盘,魏王魏豹所统领的魏军在这一带活动。

形势急转直下,章邯已经没有犹豫回旋的余地,他再次派遣使者到项羽军大营,正式表示谈和约降的诚意。项羽召集各路将领集会,议论是否接受秦军有条件投降。会议上项羽表示,我军粮草日渐短缺,准备接受章邯的请求,约盟受降。项羽一言定乾坤,诸将皆表示听从上将军决断。

二世三年七月,二十万秦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项羽率领楚军及诸侯国联军将领,与章邯率领的秦军各部将领相会于洹水南岸的殷墟,筑坛结盟,歃血起誓,签订约降协定。章邯面见项羽痛哭失声,既有往日对战厮杀的恩怨,也有当今赵高逼迫的无奈,更有愧对先帝故国的羞辱。项羽许诺破关中后以章邯为雍王治秦,将章邯安置于楚军大营随同行动,任命司马欣为上将军,统领秦军。

秦末之乱以来,秦军主力共有三支,其一在北疆,为王离所统领的北部军;其一在南疆,为任嚣和赵陀所统领的南部军;其一为章邯统领的中部军。南部军独立建国,长江以南,反秦后尽归楚国;北部军被项羽歼灭,黄河以北,都是赵、燕旗帜;章邯约降,中部军归属项羽,江河之间,都是楚、齐、魏、韩的地方。此时的秦帝国,除蜀汉关中本土以外,已经没有国土可以依托守卫,没有军队可以调动使用。此时的秦帝国,宛若梁柱毁坏殆尽的大楼,摇摇欲坠,只待最后一击的摧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