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的通信(第4/7页)
熊熊火把,杀气腾腾,夜空通红。村子里一片慌乱,十三个团练的性命和全村数百乡亲的性命,二者必择其一。
最终,那十三个人被送了出来。这事很快传遍全国,杨秀清深知这件事带来的消极作用,但他还是决定要处死这些小小的村团练。在今后作战中,必定有胜有败,也有这种必须要后退的情况,处死团练就等于告诉人们,今后即便形势对太平军不利,附近居民也不能充当政府走狗。
连理文冷静报告了这次流血事件,他并未在行刑现场,但报告却写得细致生动,那场面好像就在眼前。“真有一手!能写得这么好,了不起!”哲文边看边赞叹。作为画家,哲文非常关心和努力如何再现某种情景,绘画和文章都是表现的手段,哲文很会判别文章的巧拙。
“这样的才能当商人太可惜了!理文应当成为像曹雪芹那样的人!”哲文叹了一口气。
太平军江口撤退后第三天,进入了紫荆山,到达了武宣县的东乡。这两天,阴历二月十二日,广西巡抚周天爵经浔州进入武宣县城。十四日,向荣也赶了过来。十七日,两军在武宣首次交战。太平军率先发起进攻并始终占优势,战斗中,向荣一度被包围,情况十分危急,周天爵麾下知府张敬修拼死才把他救出来。太平军知道对方大批援军将至,这才撤了围。清军由各地征集军队,没有统一的指挥,上层更是不和。李星沅和周天爵都无法进行领导。二月二十一日,李星沅、周天爵和向荣三人联名上奏。要求选派总统将军。意思是说,广西匪贼势力比预想的大,因此希望派来能掌握和指挥将军、具有绝对权威的最高负责人。其实,李星沅就是为此而被委以全权来广西的,他本人也在奏文上署名,那就意味着他已服输,承认自己不行了。
同一天,洪秀全在武宣县东岭附近正式举行即位仪式。连理文没有出席,大概他还被看作是外人。据说只有太平天国几位上层人物出席了仪式。第二天,大部分人才被告知:“昨天天王登基了!”谁也不知道仪式的具体情景。
理文去问杨秀清、冯云山等人,他们也只回答:“登基仪式是秘密举行的。决定不公布情况。”洪秀全在金田村就已自称天王,即位仪式不过是形式上的追认,现在需要的不仅是自称,而且要通过仪式向天下宣告,他是真正的天王。
“说不定根本就没什么仪式。有杨秀清那样善做戏的人,这么重大的仪式反而对外保密,这实在奇怪。”理文一直感到怀疑。他们本是农民,烧炭工人和落第书生的集团,对宫廷毫无了解,大概是不到十名最高层人物会聚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把仪式就办了吧。理文也曾问过年轻正直的石达开,大概他们已统一了口径,石达开的回答完全一样,只是神情有点慌张,就好像小孩儿在撒谎。
继二月十七日激战后,双方再无大规模战斗。太平军占据的是紫荆山西南山岳地带,东西约四十公里,控制村庄六七十座。这里离紫荆山不远,可说是太平军的故乡,粮食补给相当容易。清军虽与太平军对峙,但已无力包围,士气极低,所以采取了“坐战法”。他们构筑坚固的堡垒,准备依堡垒尽量打持久战,以逸待劳。
“贼军众多,官军兵力不足,望派援兵。”清政府不断接到这样的要求。二月二十二日,北京命广州副都统乌兰泰辅助广西军务。乌兰泰率一千满族兵奔赴广西,兵虽不多,但配备了小型火炮百门和步枪二百支。当时,从柳州到桂林一带,几乎无人驻守,只要太平军冲破武宣的清军阵地,便可入无人之境,长驱直入桂林。但是,太平军按兵不动,他们无从了解清军的兵力部署,也没能掌握清军内部将帅不和的情况。
连理文也不了解。他只是觉得时间一长,清军援兵会增多,因而对按兵不动感到不安。他给琉球的哲文写信就是在这个时期,信上写道:……连登基仪式也举行了,太平天国会更加坚决地战斗吧。既定方针是北上中原,所以需要更大的积极性。不过,毕竟要远离紫荆山,对太平军的勇士们来说,恐怕也有点儿不安吧……
哲文立即回信。理文这封信写得优美,哲文十分激动。不过哲文所回的,虽说是信,却一半是画。他想用文章和画来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