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六百三十四章 分工(第3/3页)

不过对于一些开商店的华侨商人们来说,他们真正的目的并不在商店,他们的眼睛盯着的是孟加拉银行发行的卢比纸币,对于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适应了纸币交易的印度人来说,他们的口袋里从不缺少那些纸币,在英印军队处于全面崩溃的时候,普通的中国商人和法国军人大都认为那些卢比纸币如同废纸一般,于是便出了一些华侨商人们便压价收购。把十卢比的印度纸币压到二卢比银币或三卢比银币然收集一定数量之后,他们会再把那些纸币运往加尔各达。在加尔各达,也就是英印当局的首府,一卢比纸币仍可兑换一卢比的银币,而那些重量为三钱二分的银币每225个,就可以换取一元国币。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货币投机。

尽管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正在陷入崩溃之中,但是因为印度在经济上并未崩溃,所以其纸币的币值仍然得到维持,甚至法国人最后为了确保殖民地的经济不至于崩溃,也会出台兑换政策,以保护币值不至于缩水。就这样,那些经历了缅甸以及俄罗斯占领区货币收兑的华侨商人们,在一夜之间便成了暴发户,或者说即将成为暴发户。也正是因为这些中国商人的存在,使得法国人的军事侵略很快地转变为中国人在经济上的侵略了,而等到法国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里到处都是中国商人,法国的军队和中国的商人在这里达成一种微弱的平衡,法国军队根本就离不开这些中国商人的帮助。

不过很快,意识到中国商人在从事金融投机的法军便严厉地禁止这种货币投机了,然后以军事司令部的名义开设兑换处,以保证普通印度民众的生活可以继续下去,当然更是为了避免战后法国因为中国人的金融投机遭受损失。

但是当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无论法国人是否愿意,他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局面——在他们刚刚占领的殖民地上,一个截然不同于法国商人的群体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并借助战争的机会,迅速抢占着这里的市场。

或许,这正是这场战争与往日战争最大的不同,尽管法国人通过战争从英属印度获得了大量的殖民地,但是中国的商人却借助国家的力量进入了这些属于法国人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