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业(第2/8页)

“寇谦之失踪前,虽是神童,但毕竟不是神人。可他失踪后再出来,连皇帝老子都拜他为国师。”李八百道。

“孙先生失踪了十三年,眼下虽不再是神童,可更像个神人。”郑道人叹道,“听闻他以前医术虽不差,但现在更上一层,几可起死回生。邺城‘一针活两命’的事情,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他们二人一唱一和,说的倒是天衣无缝,更像是废话,可众人都明白这两人的意思了,也知晓为何李八百说寇谦之和孙思邈有关。

寇谦之和孙思邈间有根让人看不到的神秘之线!

线索就在昆仑。

“寇谦之失踪再现后就会禹步,而且道法精通,一时无二,六姓之家也有些自愧不如……”李八百继续道。

郑道人接道:“孙先生也会禹步,不但会禹步,还会天衣剑法。禹步、天衣剑法都记载在《金篆玉函》内……《金篆玉函》在留侯张良之后,谁都知道是落在天师之手。天师将《金篆玉函》和一生所学都封存在昆仑之内,并非没有可能。”

李八百目光闪动:“天师之技,浩然繁杂,但以医术、道术等为主。”

郑道人沉吟道:“寇谦之道术极高,孙先生医术精绝,难道……”

他没有再说下去,李八百也沉默了下来。

可他们两个的意思昭然若揭,就算慕容晚晴这个外人都已明白。

张陵死后,将一生所学连同《金篆玉函》封在名山昆仑之内,留给有缘之人。

天公将军张角仅从张陵身上学到几技后,就威震天下,朝野震惊。那张陵所封技艺,简直可说是匪夷所思,也可说是个极大的宝库。

寇谦之最先找到张陵藏道之地,学艺三十载,出山后,就凭所学创北天师道,在北魏年间荣耀一时,甚至远盖六姓之家的风头。

而孙思邈显然是第二个找到大道之人,他仅用十三年就出山,一路行来,炫目绝学不断,当然是从昆仑学到的本事。

孙思邈并没有说谎,他不是寇谦之的弟子,但结果比他是寇谦之的弟子还要惊人。

如果李八百和那郑道人说的不错,孙思邈和寇谦之可说是师兄弟!

但师兄高明,还是师弟高明,众人不得而知。

众人知道的一点是,孙思邈知道张陵的封道之地!孙思邈现在的表现让让人震惊,他的本事若用四个字概括,只能说是“深不可测”!

葛道人看着孙思邈,似在流着口水,他更像个商人,好像是在评估着孙思邈的价值。

帛道人望着孙思邈,眼中却像在冒火,他不服任何踩作他头上的人。

张裕满是油彩的脸上,散发着野兽般的味道;桑洞真心中火热,终于明白孙思邈为何未被离魂刺所困。

郑道人再不多说一个字,又恢复羽扇纶巾的儒雅。

可众人再看他的眼神却大不—样,这个郑道人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慕容晚晴亦是心中震动,暗中却想,孙思邈原来是得了天师真传。这么说,义父猜测得不错。这消息若传出去,只怕孙思邈一生难得片刻安宁,怪不得他绝口不提自己的来历。他和寇谦之经历相似,但性情绝不相同,李八百揭露此事,就是看准这点,让他不得安生。

孙思邈还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似乎听着别人的往事。他没有承认,可也没有否定,只是脸上沧桑之意更浓。

十三年的光阴,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任何岁月的痕迹,他看起束还和十三年前一样年轻。

不变的是情怀,苍老的是心境。

殿中呼吸渐渐沉重,帛道人、葛道人、张裕、桑洞真四人不约而同地将孙思邈围困在中火,眼中均有寒芒闪动。

只有那黑衣人还立在原地,但目光灼灼,也定在孙思邈的身上。

不用李八百再说一字,他们也不会放孙思邈离去。

李八百还坐在椅子上,目光闪烁道:“孙兄今日想要离去,只怕不会那么容易了。”

孙思邈笑容浮起:“阁下这般见识,实在让我出乎意料,可阁下今日说了这些,恐怕不是想逼我说出天师封道之地这么简单了!”

他心中暗想,依李八百的性情,若有一块肉在面前,宁可撑死,也很难和别人分上一口。他费尽心思打探我的秘密,这时候轻易对旁人说出,绝不是想将昆仑之秘和六姓之家分享,可他究竟还有什么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