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2/11页)

等王仁山赶到的时候,荣宝斋后院北屋的桌子上已经散堆起小山似的字画,宋怀仁献宝似的展开一幅凑到王仁山跟前:“你瞧瞧,就这一幅就值了。”

王仁山脸色铁青:“我说老宋,东家再三交待,荣宝斋不能跟日本人做生意,你怎么就是不听?”

宋怀仁赌气地把卷轴卷上:“王经理,咱是生意人,荣宝斋就是因为听东家的不跟日本人合作,干挺了八年,老底儿都快赔光了,他东家最不济还能有铺子顶着,大不了把铺子卖了,可荣宝斋要是垮了咱们怎么办?这批字画儿只要一转手就是四五倍的利,咱干吗落这空呀?”

话音未落,张幼林迈进了门槛:“怀仁,你说得轻巧,要是政府追究起来,这些字画儿是怎么到的日本人手里,你说得清楚吗?”

宋怀仁谄媚地转向张幼林:“东家,瞧瞧,这点儿小事儿还惊动您了。”

“别拣好听的说,给我原封不动退回去,要不然,你就离开荣宝斋。”张幼林语词严厉,说完,甩手就出去了。

宋怀仁看着张幼林的背影,哭丧起脸:“嘿!好心还当成驴肝肺了,这人要是倒霉,就是金元宝到了手里都能变成驴粪球儿。”

王仁山瞥了他一眼:“也该你倒霉了,这八年,要说我们可是前心贴后心了,可你呢?”

“我?我怎么了?”宋怀仁的眼睛瞪起来。

“还用我说吗?陈福庆的.《四明山居图》是怎么回事儿?还有东家的《柳鹆图》、《西陵圣母帖》,都是谁告的密?你心里难道不清楚?”

王仁山撂出这几句话,宋怀仁立刻就耷拉脑袋了。

“呛啷、呛啷”,门外响起剃头的唤头声,王仁山对院子里的李山东喊道:“快去,把秦二爷叫住。”

李山东跑到门口把剃头匠秦二爷叫住,让进了后院,王仁山来到前厅给伙计们训话,他扫视了一眼精神抖擞、站成两排的伙计,慷慨激昂:“苦日子终于熬过去了,眼下,荣宝斋要重振旗鼓,各地的分店还要再开起来,可以谠是百废待兴。今儿个大伙都先净净面,精神精神,打明儿个起,都给我把新长衫穿上,使出吃奶的力气,大伙儿一块儿把生意做红火了!”

伙计们齐声回答:“好!”

宋怀仁从后门进来,王仁山的语调立刻就变了:“今儿个我把话搁这儿,咱铺子里的人都算上,别净琢磨歪门儿斜道儿,坏了荣宝斋的名声。”

宋怀仁的脸上红一块、白一块,他硬着头皮从伙计们的面前走过,到账柜的抽屉里找账簿。

荣宝斋的后院里,秦二爷把剃头挑子靠墙边放下,拿起挑子上的洗头铜盆交给李山东:“爷们儿,劳您驾,给倒点儿水。”

李山东接过铜盆,跟秦二爷开着玩笑:“我说秦二爷,回回都是我倒水,今儿个您说什么也得少收点儿。”李山东端着铜盆转过身,差点儿碰着从后门出来的宋怀仁:“哟,副经理,您让让。”

宋怀仁侧身让过李山东,李山东并没有急着过去,他在宋怀仁面前站住:“副经理,如今光复了,您的脑袋最该换换。”说着,李山东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宋怀仁火儿了:“怎么着,卸磨杀驴?不是你吃白面馒头的时候啦?”

张幼林从东屋里出来,不冷不热地说道:“怀仁哪,你好歹也辛苦八年了,不成就好好在家歇些日子,先别忙着到铺子里来。”

宋怀仁一听就急了:“东家,您这是让我走人?”

“我可没这么说。”

宋怀仁把账簿摔在窗台上,气哼哼地要往外走,张幼林伸手拦住他:“慢着,嘉禾商社的字画儿你先退回去。”

宋怀仁垂头丧气地来到嘉禾商社的门前,大岛迎出来,宋怀仁指指身后车上的字画:“大岛先生,不是宋某不给您面子,是我们东家不让收,我也没办法,这不,又给你拉回来了。”

大岛皱了皱眉头,他还是给宋怀仁鞠了一躬:“多谢宋先生,我知道您已经尽力了,十分感谢!”

宋怀仁向四处望望,小声说道:“大岛先生,我个人可以收购你们两张字画,不知先生是否愿意。”

“宋先生喜欢什么,拿走就是了,多少给几个钱就行,我们回国时还可以当做路费。”

“那我就不客气了。”宋怀仁从车上拣出了《柳鹆图》和《西陵圣母帖》,又掏出五块银圆递给大岛:“你也别嫌少,说句不客气的,这都是中国的宝贝,反正你们也是抢来的,这几块钱就权当是我送你的路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