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十三章 圣祖临(第4/9页)

这已经是唐朝的节度使的身份了!并且还兼职三司户部判官,真的是京都里有房,地方上有粮,肥得没有天理。再以后他接的活儿就比较凶险,朝廷要他去川峡路那边去公干,命令一下,朝野同志们就开始给他采买花圈。

很简单,丁谓快挂了,那时候正是四川闹兵变,王均称大王,宋朝打得非常艰苦。但是丁谓的能力也真正的显示了出来。富贵险中求,他一下子更加出人头地。

王均叛变时,宋朝先是征调了当地施、黔、高、溪等州的蛮族子弟去当兵,可没承想王均是个地头蛇,早就把当地的蛮族给同化了,这些少数民族的子弟兵们临阵叛变,杀得宋朝大兵措手不及。怎么办,贼越杀越多,可当时西北的李继迁闹得更欢,再调兵根本就谈不到。

丁谓有办法,他来了之后亲自深入蛮地,去见各蛮族的酋长,这是怎样的危险,但他以自己的口才和个人魅力(历史证明,这一点天下无敌,是丁谓的必杀技),初来乍到就把蛮族们全部搞定。酋长们不仅收回了各族的子弟,还反过帮着宋朝去搞定王均。

人强就是没天理……他临走前,还定下了一条规矩。从此以后,允许蛮族用自己多余的粮食,来换汉地的食盐,这简直就是蛮族世代的梦想,他们真心地拥护宋朝,为丁谓立下了石柱,上面刻着丁大人的功德。

活儿干得漂亮,引人注目之外,他被当时一个还处于低谷的传奇人物盯上了——寇准。寇准爱惜这样有胆量、有见识、有才能的好汉子。于是在他重回京城,当了三司的计相后,就把丁谓提升到了自己的身边。从此丁谓有了真正发达的机会。

而寇准的末日也就此埋下。

丁谓开工,首先讲一个“快”字。这不仅是在争分夺秒,要现任的皇帝能亲眼看到这座宫殿的落成,更直接关系到丁大人本身的仕途攀升速度。

早干完早收钱,这就是他的政治资本。于是他命令加班加点,不分昼夜的赶工,在整整六年之间开封城的西北城边都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直到辉煌壮丽,“自开辟以来未有之”的超级宫殿终于落成!

至于它具体华丽到了什么程度,等六年之后,我再详细地介绍一下。

回到当时,这边京城里“玉清昭应宫”在修着,全国各地的路、州、县也在修建着大小不一,但必须要建的“天庆观”,来供奉“三清玉皇”,以答谢上苍降下的天书。经统计,数量达到了一千多座。

这些还仅仅是开头,“玉清昭应宫”、“天庆宫”之外,各种名目的宫殿道场雨后春笋一样的不断冒升出来,宋朝在战争、内乱、黄河改道等天灾人祸里省下来的钱,都扔到了这些规模吓人的面子工程上去……

但是事情就是这么的邪,你说拜神没有用?但是怎么来解释赵恒自从“天书降”之后就接二连三发生的喜事呢?

前面已经说了他的契丹大婶萧太后被天书“克”死了,紧接着就在一〇〇九年的这一年里,他更大的喜事,可以说是他和宋帝国的最大喜事也终于降临——他有儿子了。

五月三十日这一天,他的第六个儿子赵受益诞生,这一年赵恒已经四十二岁了,千真万确的中年得子。现在简单说一下他的家庭成员,过往的妻子、现任的老婆以及那五个夭折的儿子。

他最初时的元配夫人是宋初大将潘美的女儿,可惜这女孩儿命薄,只活了二十二岁就死了,赵恒登基之后追封为“章怀皇后”,她没有子女留下来;接下来是郭皇后,她生了赵恒的次子,叫赵玄祐。一来是皇后所生,二来其他的兄弟早死,玄祐的太子地位已经在确认之中。不过在他九岁那年,就是公元一〇〇三年五月份,宋、辽望都之战王继忠被俘前后,一场大病,也死掉了。不久之后,郭皇后伤心过度,也跟着儿子走了,享年三十有二。赵恒悲痛不已,破例为她服丧十二天(一天为一月,也就是说,他为妻子守丧整一年)。

外面吃败仗,宫里死太子,赵恒满心的颓丧,但更郁闷的还在后面。十五天之后,他的又一个儿子诞生了,不过就像逗他玩一样,才两个月也死了……从此之后,赵恒虽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再没有儿子降生,眼瞅着宋帝国蒸蒸日上,但这产业就是划不到他的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