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谋利有成志士归,去王称帝性未改(上)(第3/4页)

“如此,矛盾就产生了。”费高章接着道,“领政者为官一任,和本地官吏为吏长久,因为身份不同,所追求的利益也就不同。前者逐眼前之利,多只求稍有功绩,能获得朝廷政绩课考之优,便能有机会升官发财。届时其离开此地,此地往后情况如何,其所谓‘政绩’会否给当地带来长久不利,就不是他们会考虑的了。但是后者不同,后者长立此地,所求之利在长久,必不能接受领政者以一时之利,而害长久之利。这就是矛盾所在。”

张一楼面容肃穆,颔首间已有所悟,他接话道:“所以老师先前让我取得李从璟信任,力求入职机要,便是要学生深入其内部,掌握其诸事情况。而一旦李从璟有因一时之利,而害长久之利之举动时,则学生便站出来反戈一击,或者说联合幽州本地官吏势力,掣肘、约束其行为,以保护幽州长久之利!”

“正是如此。”费高章道,“领政者要治理一地,无论其是否带了心腹亲信来,都必须要依仗本地官吏,分一部分权力给本地官吏,否则其政令,无法顺利下达施行。这便是本地官吏的可乘之机,你也正是借此而入职枢要的。”

张一楼轻轻一叹,看着他面前的老师,“学生之困惑处,便在于此。”

费高章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笑意,这样的神色在他脸上很少见,他道:“你的确该有困惑。毕竟,李从璟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些。”

“的确如此。”张一楼感慨道,“他到幽州后所行之事,的确与常人不同。”

费高章眼中露出追忆之色,“初时李从璟重新算民,摆明了不信任我等之前算民之结果,让我等幽州官吏面上无光,其后又行精兵汰军之事,那些被他赶出军营的本地将校,可是多有不满。又因地方官员盘踞一方,势力难免联合,利益难免纠葛在一处,他此举便再次伤了卢龙本地势力之利益。经此两事,幽州本地官吏,对其已是大为不满,奈何他先克平州,又屡败契丹,携大胜之威,一时无人敢有所反对。”

“但一时虽没有作为,矛盾却没有消失,沉淀累积的久了,自然会爆发。”张一楼道。

“其后屯田,竟没有收缴大户之地,而是修缮荒废田地,甚至是垦荒来造耕地,即便是有占用大户之田,其补偿措施,也说得过去。这件事,便没有为人所诟病。”费高章道,“其后李从璟又兴渔盐工矿,办商路,更是让本地势力参与其中,分利于民。我幽州本地官吏、大户,由是从李从璟手中获利。”

张一楼接着道:“更让人难以言说的是,李从璟屯田有成,在渔盐、工矿之利收获颇多的情况下,于入冬之后,他大散钱财,笼络人心。其中最为关键者,莫过于他提高军中将士之俸禄了,此举,让卢龙六万边军,一扫先前裁军之怨,尽皆归心。”

费高章喟然一叹,放下递到嘴边的茶碗,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看向窗外,院中树木光秃,无叶剩枝,远天灰白,不辨其他颜色。过了半晌,费高章道:“李从璟会生财,更会散财。钱财之物,所用在何?昨日宴席上,李从璟言,钱财就是拿来用的。他的确是如此为之的,这句话,没人比他做得更好。幽州这桌菜,他吃得很多,但吃相不难看,所以众人都能接受。”

“当下幽州这张桌子上的菜,本就是李从璟做出来的,他要吃,谁还能说他的不是?”张一楼苦笑道:“况且,他还分了羹给众人。老师,既然如此,那你之前让学生取得李从璟信任,以入职中枢,‘以图将来’,这个‘将来’,还要图否?”

费高章突然转身,坚定道:“图,当然要图!”

张一楼愕然。

费高章回到矮榻上坐下,理好衣袍,道:“只不过这个‘图谋’,却不是要限制、约束、掣肘李从璟,与李从璟作对。”

“老师的意思是,相助李从璟?”张一楼神色一振,问道。

费高章肃然点头,忽而一叹,语重心长地说道:“一楼,领政者品性如何,我等无法选择。与领政者相斗,那是因为利益驱使,迫不得已。说到底,相斗不过是两伤之举。今既有如此领政者,不因一己一时之利,而损害幽州长远之利,难道不是很难得吗?屯田兴农事,开渔盐之利兴工、商,难道不是我等所谋之长远利益吗?既有如此领政者,愿真心为幽州之利而殚尽竭虑,作为本地官吏,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全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