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十三章 天 京(第3/9页)

16

印刷文书簿册不难,技术的要求并不高,但是传达《圣经》话语则是另一回事。太平军一直是用郭士立在香港翻译的《圣经》,天王洪秀全这些年来随身携带、研读不辍的也是这个本子。《圣经》还有其他的译本,而郭士立后来也修订了另一个版本,太平军的选择似乎是机运使然17。太平军印制发行的第一套《圣经》是《创世记》第1章至第28章,从上帝创造天地到雅各梦见梯子头顶着天,有上帝使者从梯子上上去下来为止。《创世记》共有五十章,但太平天国的领袖却在第28章上帝对雅各说话处结束了《创世记》,因为这些章节对于那些能读、能听的拜上帝教教徒来说,有着非凡的力量:

梦见有梯置地,其上参天,神之使者陟降于彼。视哉,耶和华立于其上曰:我乃耶和华,尔祖亚伯拉罕之神,以撒之神。今尔所卧之地,我将赐尔及尔后裔。尔裔将如地之尘,尔必广延至东西南北。天下诸族将由尔及尔裔获福。视哉,我偕尔,随在佑尔,后率尔返此地,盖我素言于尔者,我于未践之时,我必不尔遐弃。
雅各寤曰:“耶和华固在此,而我未之知。”(《创世记》第28章第12—16节)

尽管《创世记》译得不是那么流畅完美——有时甚至还不够清楚,太平天国的刻工还是受命把郭士立的二十八章译文逐字抄录,只去掉了夹在字里行间的各节序码。唯一例外的是,太平军首领发现有些东西竟是不堪入目,这就是《创世记》第19章的最后八节,即罗得在所多玛和娥摩拉被毁、妻子身亡之后,与两个女儿逃到琐耳城的山洞中隐居的一段。洪秀全从儒家经典还有他在紫荆山、官禄的体验,很能理解延续香火所处的矛盾情境。但这个故事与传统却是格格不入的,一如罗得的大女儿对妹妹所言:

长女谓季女曰:“吾父已老,天下无人偶我,以循人道。莫若饮父以酒,后与同室。致由吾父,以存后裔。”是日,以酒饮之,长女与父同室,惟父不觉其寝与。次日,长女谓季女曰:“我昨宵与父同室,今父仍以酒饮之,尔入与同室,致由吾父以存后裔。”是夕亦以酒饮之,季女起而同室,父亦不觉其寝与。于是罗得之二女,由父而孕。(《创世记》第19章第31—38节)

太平天国的首领无法解释这段文字所隐含的道德内涵——尤其是他们自己恪守《太平天条》第七戒条“不可奸淫”——于是就删去了这段文字,直接从第19章跳到第20章。从技术角度来说,删节非常容易。因为这段刺眼的文字刚巧是在第19章的末尾,而罗得逃至琐耳到第20章亚伯拉罕和亚比米勒的故事之间并不会有遗漏之感。18

太平军在南京起用了至少四百名工匠进行《圣经》的抄录和刻版,印制工作进展得也非常快。到了1853年夏天,《创世记》后半部和《出埃及记》也告出版。到了这年冬天,参与出版印刷的人数增加到六百多人,他们又出版了郭士立译本的《利末记》和《民数记》,一些听起来非常古怪绕舌的名字都保留,一些饮食、祭献方面的细节也照录不误,并未再做删节,因为没有什么骇人听闻之处。虽然《圣经》提到的军队比较老,妇女也不包括在内,但在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细节当中,仍可找到一些重要佐证来支持太平天国招募组织信徒的规章:

耶和华于西乃野,在会幕谕摩西曰:“尔宜将以色列嗣之会众,依其诸支,依其名数而计之,即其男子之诸丁。凡属以色列嗣,自二十岁以上,能临阵从战者,尔与亚伦必按其军旅而核之。偕尔者,必以每支派一人,各为其父家之长。”(《民数记》第1章第1—4节)

也是在这年冬天,太平天国出版了第一部福音书,即全本的《马太福音》19

如今,南京已是天京。为了拱卫天京,太平军一分为三:一路防卫城池;一路西征,沿长江西行,夺取那些在1853年春曾绕过或是占而又弃的城市,并以重兵驻守;第三路则出师北伐,直捣华北腹地,压迫京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