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清宫外史下 第六八章(第3/13页)
小妹说得不错。玉顺是敦宜皇贵妃的心腹,为人谨慎,深怕隔墙有耳,多言贾祸,所以遇到敦宜皇贵妃发牢骚、说闲话过了分的时候,总是用咳嗽提出警告。
这话她不便跟小妹说破,怕她替自己担心,只凝神想了想说:“你今天就睡在我这儿吧!”
“行吗?”小妹问道,“内务府的嬷嬷说,宫里有宫里他规矩,各人有各人的身分,不能混扯。”
“不要紧!你在我床前打地铺好了。”
于是唤进宫女来铺床。床前打两个地铺,小妹与宫女同睡。姊妹俩因为有那名宫女在,不便深谈,却都辗转反侧,不能入梦,一个有择席的毛病,一个却是遽见亲人,勾起思家的念头,心潮起伏,再也平静不下来。
半夜里宫女的鼾声大起,越发搅得人意乱心烦,敦宜皇贵妃便轻轻唤道:“小妹,你上床来,我有话跟你说。”
小妹答应一声,蹑手蹑脚地爬上床去,头一着枕,不由得惊呼:“你哭了!”
敦宜皇贵妃将一方绸巾掩盖哭湿了的枕头,自语似地说:
“我都忘记掉了。”
是忘掉枕头是湿的。可见得这是常有之事!小妹这才体会到宫中的日子可怕,打个哆嗦,结结巴巴地说:“但愿选不上才好。”
“想选上不容易,要选不上不难。不过,也别做得太过分,恼了上头,也不是好开玩笑的事。”
“大姐,你说明白一点来。该怎么做?要怎么样才算不过分?”
做法说来容易,与藏拙正好相反,尽量遮掩自己的长处,倒不妨暴露自己的短处。然而不能过分,否则惹起慈禧太后的厌恶,会影响她俩父亲的前程。
“譬如说吧,”敦宜皇贵妃怕小妹不能领会,举例解释:
“你白天穿的那件粉红袍子,就不能穿。该穿蓝的。”
“为什么呢?”
“老佛爷不喜欢两种颜色,一种黄的,一种蓝的。黄的会把皮肤也衬得黄了,蓝的呢,颜色太深,穿上显得老气。”
“我懂了。我有一件宝蓝缎子绣红花的袍子,那天就穿那一件。”
“对了!有红花就不碍了。”敦宜皇贵妃问道:“有一样颜色的坎肩儿没有?”
“没有。”
“我替你找一件。”敦宜皇贵妃又说:“老佛爷喜欢腰板儿一挺,很精神的样儿,你就别那么着,她一看自然就撂牌子了。”
就这样教导着、商量着,说得累了,反倒有一觉好睡。但不过睡了一两个时辰,便得起身,敦宜皇贵妃匆匆漱洗上妆,来不及吃什么,便得到储秀宫去请安。临走嘱咐小妹,不要乱走,也别乱说话,又将她托付了玉顺,方始出门。
这一去隔了一个时辰才回来,却不是一个人。同来的有位三十左右的丽人,长身玉立,皮肤似象牙一般,极其细腻,配上一双顾盼之际,光芒直射的眼睛,更显得气度华贵,令人不能不多看几眼。
“玉顺姐姐,”小妹在窗内望见,悄悄问说,“这是谁啊?”
“敬懿皇贵妃。”
“啊!是她!”
小妹听家人说过,敬懿皇贵妃初封瑜嫔,姓赫舍哩氏,她的父亲是知府,名叫崇龄。同治立后之时,艳冠群芳的就是她。穆宗当年所敬的是皇后,所爱的却是瑜嫔。
正在这样想着,敦宜皇贵妃已领着敬懿皇贵妃进了屋子,小妹也象玉顺那样,肃立等待,然后当视线相接时,请安迎接。
“这就是你妹妹?”敬懿皇贵妃问了这一句,招招手说:
“小妹,来!让我瞧瞧。”
小妹有些腼腆,敦宜皇贵妃便谦虚地说:“小孩子,没有见过世面,不懂规矩。”接着便吩咐:“过来,给敬懿皇贵妃请安。”
“不用了,不用了!”敬懿皇贵妃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含笑凝视,然后眼珠灵活地一转,将她从头看到脚:“好俊的模样儿。我看看你的手。”
一面拉着手看,一面又不断夸奖。小妹明知道她是客气话,但心里仍旧很高兴,觉得她的声音好听。能得这样的人夸赞,是一种荣耀。
小妹也趁此机会细看敬懿贵妃。近在咫尺,而且一立一坐成俯视之势,目光不接,毫无顾忌,所以看得非常清楚。远望仪态万千,近看才知道憔悴不堪,皮肤干枯,皱纹无数,只不过隐藏在上好的宫粉之下,数尺以外便不容易发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