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二章(第3/11页)

张啸林素来喜欢结交官场,但以脾气暴躁,粗鲁不文,开出口来,不是“妈特皮”,就是“入你活得个皮毛儿”,跟奉军一开口便是“妈拉巴子”,颇为相似,因而得了个外号叫“张大帅”。张啸林亦颇以此外号沾沾自喜。

如今听说另一个“张大帅”要到上海了,想起“说大书”讲过张献忠到四川要跟张飞联宗的掌故,大为兴奋,向杜月笙表示,要大大地铺张一番,欢迎同宗。

三大亨中,官场交际向以张啸林为主;杜月笙自然同意,到了一月底,张宗昌带了一万多人开到上海;部下有白俄,有山东老乡,也有奉军,军纪极坏,以致于南市闸北的小康之家,纷纷迁入租界。张宗昌的老长官李平书,此时正在筹办上海地方自治改制为特别市的工作,少不得要设宴欢迎,请了杜月笙与张啸林作陪。

席间张宗昌身受拘束,斯斯文文;张啸林则是早经杜月笙郑重告诫:“啸林哥,今天是在场面,李平老是大绅士,张大帅是山东人,北佬最忌讳骂人家的娘。你今天‘三字经’切切不可出口。”张啸林紧记在心,不过他讲话不用“妈”字当头是开不出口的,所以咬一咬牙,索性一言不发;而杜月笙又向来拙于言词,所以盛馔在桌,这顿饭却吃得沉闷无味。

散席以后,单军需向张宗昌报告:“杜、张两位请大帅到汕头路玩玩。”

汕头路亦是“长三”荟萃之区,张宗昌是知道的,欣然许诺,分别上车。张宗昌的座车是自己用火车运来的,因为他外号“长腿”,人高马大;入关以后,特为向美国福特汽车公司订购一辆“纳许”牌子,车厢加大,另配防弹玻璃的“保险汽车”,刚刚运到不久,在南京用过几回,转运上海;军用牌照不适用于上海租界,不过,这不是问题,杜月笙叫人将他的汽车牌照卸下来,挂在张宗昌的汽车上。那块牌照的号码是四个七,英法两界十字路口的巡捕,一看这张牌照的汽车开到,会预先开绿灯让它畅行无阻。

上海的富商巨贾,都用保镖,三大亨更是如此。杜月笙知道张宗昌有过暗杀陈英士这段往事,深怕国民党志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特为派了两名“罗来保镖”,保护张宗昌。军阀出行,卫士讲究身挂盒子炮,一手把枪,一手攀住车窗,站在汽车踏脚板上,疾驰而过;但上海租界上不兴此怪现象,两个罗宋保镖,一左一有,夹护张宗昌而坐。张宗昌会讲俄国话,在车中跟两名保镖谈笑未终,车已戛然而止。

杜、张二人陪着张宗昌踏上二楼,一名俊俏娘姨,掀开门帘,用苏州话高声通报:“杜先生陪仔客人来格哉!”

“请,请!”杜月笙扬手肃客。

张宗昌取下头上“三块瓦”的水獭皮帽,弯腰进门,顿觉眼前一亮,但见一个长身玉立的丽人,含笑目迎;杜月笙便从张宗昌身后闪出来说道:“老六,你见见张大帅。”

“大帅,”单军需接口说道:“她是‘花国大总统。’”

原来从前文人好事,选歌征色,评头品足之际,月里高下,定出娼门的“花榜”、梨园的“菊榜”,首选便是“状元”,依次便是“榜眼”、“探花”。入民国后,无三鼎甲的名目;有张三日刊的小报“晶报”办花榜,首选称之为“花国大总统”,现任的“花国”元首,就是杜且笙称之为“老六”的富春楼老六。

这富春楼老六气度高华,丝毫不染风尘气息,所以张宗昌虽然惊艳,却不无自惭形秽之感;这一来,心理上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距离,同时杜、张二人是第一次见面,虽不似在李平书席上那样拘束,但也不便乱开玩笑,只安安静静地坐着聊天。

“妈!”张啸林一开口想起杜月笙的告诫,赶紧绷住,定定神喊道:“老翁,来写局票。”

“老翁”名叫翁左青,是张啸林介绍给杜月笙,专司笔墨的;吃花酒有他在场,叫堂差写局票,便是他的差使。张啸林听说张宗昌好热闹,自作主张,替他叫了八个堂差;此外,每人至少一个,亦有叫两个的,因此,主客共计八人,堂差不下二十名,加上跟局的娘姨、大姐,将前楼的大房间,挤得几无回旋的余地。

这天杜月笙与张啸林商定在富春楼老六的香闺请客,是因为她那里地方大,气派够;更因为她除了花国大总统的“荣衔”以外,应酬功夫,八面玲珑,由她来做女主人,能随机应变,把场面控制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