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383章 新世纪来了(第2/6页)

但问题是,他们三人也不是变戏法的,没办法空手变出钱来啊。

一份份催款电报,在三人眼中都快成了一张张催命符,直让他们三人最近连门都怕出,因为一出门肯定会遇上建设部或者是工业部等部门的负责人,都是些催债鬼啊。

“首相,要不先把那两艘后续的战列舰停一停,这样的话就可以匀出三千万左右,先把这几条铁路开工起来再说。”梁敦彦也是实在没办法,只得把眼睛放到了已经拨款的海军后续两艘战列舰上。

“不行。”

容揆率先摇了摇头,他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侄子,也是第一批留美幼童,但和李恩富不同,他的仕途比较顺利,毕业后纽约一家杂志报社工作了几年,又与相恋了十年的美国女孩结婚,后来又进入了驻纽约总领馆工作。

但他和李恩富性子不同,没那么耿直,加上长期与美国人和外交打交道,非常熟悉美国法律和各国政治制度,而且他开始并不认同李默,直到新华军进入了东北三省,并且大兴土木,发展工商,展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后,才和林联辉一起来到了新华,并且因为熟悉各国政治制度进入当时的政府院立法委员会,并在起草宪法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和李恩富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性格比较温和,虽然更多的时候主张以外交解决,但他却是海军的最坚定支持者,也非常重视各类新技术的研发,并且一直主张新华应该建立起一支大海军,所以他当上议院议长,军方是最欢迎的了。

所以听梁敦彦说要削减战列舰建造军费,连忙直摇头,因为不久前的战争就可以看出,虽然新华在某些方面有技术优势,但新一代装备却基本都处于建造中,还不能化技术优势为胜势,何况几年后又要面临俄国人,所以更新换代的速度不能停下。

李恩富也不赞同裁剪造舰的费用,不仅因为那是他当着总参的亲口承诺,更因为欧洲的铆钉声已经敲响,新华决不能再这个时候若弱后,哪怕是咬紧了牙关也必须维持一支精干的海军。

管钱的,用钱的都不同意,财政部长也没辙,所以梁敦彦也只能继续掰着手指苦思冥想还能从那里挖钱出来。

但越想他就越苦闷,之前在南方投机时获得的那些利润,基本都被海军十艘主力舰给耗尽了,现在新华一年赋税也就六千万,再加北方初露端倪的工商业收入,总收入也就一亿左右,政府控股的海外几家大型企业每年约可带来两亿,黄金收入也有八千万,但缺额还是很大,要不是当年挖掘满清权贵的小金库时存了些底子,加上前几年在檀香山时也储备了一些,说不定此刻政府已经破产了。

削减每年五亿的财政投入倒是可行,但问题这是基础投资,新华本来就是农业国家,基础建设几百年来都停顿不前,如果还不加快脚步,别说追赶列强了,怕是距离会被拉得越来越远。

何况基础建设和工商建设不同,只有当基础建设完善了,才能更好的引导工商业发展,要不然你让一位北方人走蜀道去资源丰富的四川投资,估计人家看到道路就缩回去了,更别提更远的云贵两省了。

所以五亿的投资不仅不多,如果真算起来三人甚至都觉得太少了,如果在削减别说他们了,恐怕那些刚到地方,被皇上煽动得做好了埋头苦干十年的年轻官员们,都要撸起袖管前来逼宫了。

苦啊,没钱的日子真不好。

“对了,你们看婆罗洲可不可以动动脑筋?”李恩富眼眸一亮,说道。

“婆罗洲,动何脑筋?恩富,你该不会是想把上面的矿产资源给卖给私人吧?这可不行,皇上说过,再没钱也不能动那些东西。”

梁敦彦也是满脸诧异的看着李恩富,要知道在矿产资源上,李默是做过严格指示的,并在李恩富宣誓成为首相时要求他做过严格保证,那是一个铁原则,就是所有稀缺的,关系国计民生的,或者是能够对国际市场造成重大影响的资源必须国有,决不能任由个人经营。

婆罗洲虽然遥远,但却拥有大量的黄金,石油,煤矿,金刚石,铜等等资源,除了煤矿,铝土等一些外,其它无一不是被列为重要的资源,尤其是铜、黄金和金刚石,更属于稀缺资源,是绝不能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