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战后对朝鲜托管政策的提出与苏联的反应(第3/3页)
然而出于减少美军伤亡、早日结束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杜鲁门政府急于取得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承诺,因此在远东事务上,杜鲁门对落实托管朝鲜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避免因朝鲜问题引起苏联的反感。反倒是苏联人主动打探起美国人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在波茨坦,苏军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告诉马歇尔将军,苏联在对日宣战后将进攻朝鲜。他问美国是否可以为配合这个进攻,在朝鲜海岸实施军事行动。马歇尔告诉他说,在日本未被摧毁,日本在南朝鲜的军事力量未被消灭以前,美国不准备对朝鲜实施两栖作战。[19]
从战时会议美苏交涉朝鲜问题的情况来看,美苏在这一时期采取了一种相互合作而避免刺激对方的态度。罗斯福本着与盟国协商解决战后殖民地的原则提出托管制,并强调在联合国框架下实施托管制,也是由于美国自恃战后实力雄厚,坚信能将托管控制在可操控的范围内,从而占据更多的主动权。美国在托管朝鲜问题上寻求苏联的首肯和合作,是希望借托管制减小苏联对朝鲜的影响力,防止朝鲜被一国单独控制。苏联在托管朝鲜问题上的积极合作,也让美国进一步信心大增,将托管制视为战后解决朝鲜问题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