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布尔什维克革命理论的转变(第4/6页)
就这样,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在俄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革命后政权问题的解决等重大问题上走到了一起,而革命已成为事实又使得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关于党的组织结构和俄国革命的条件的争论降到了次要地位。因此,尽管两党在对战争和临时政府的态度上还存在差异,但出于巩固革命的愿望,这两个党自下而上地趋向于重新统一。布尔什维克党内与孟什维克联合的愿望在一些地方组织中特别强烈,他们开始采取积极的联合行动争取联合。在派遣代表出席3月下旬全俄党的工作者会议的70多个布尔什维克组织中,已有30余个实现了同孟什维克的联合。在与全俄党的工作者会议同时召开的苏维埃代表会议上,布尔什维克代表对孟什维克领袖唐恩提出的关于政权问题的决议案投了赞成票。[60]全俄党的工作者会议还决定同孟什维克举行联席会议,并成立一个由加米涅夫、斯大林、泰奥多罗维奇、诺根等组成的谈判委员会与孟什维克国际派领导人就联合问题进行接触。
这种情况似乎预示着俄国将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方向发展,而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都将成为合法的反对党。但在这个时候,一个因素的介入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这就是列宁,他的回国、他的四月提纲以及他为使党接受他的思想而进行的不懈斗争,最终从根本上改造了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的新思想
二月革命爆发时,列宁作为政治流亡者旅居瑞士的苏黎世。在这之前,他像所有人一样,根本没有想到彼得格勒会发生革命。2月初在给妹妹的信中,他说“我们像往常一样,过得很平静”。当关于俄国二月事件的最初消息传到苏黎世的时候,列宁是不太相信的。3月2日(15日)他在给克拉兰·阿尔曼德的信中说:“今天我们在苏黎世都很激动:3月15日《苏黎世邮报》和《新苏黎世报》登载的电讯说,在俄国,经过3天的斗争,彼得格勒的革命于3月14日胜利了,说12名杜马代表掌握了政权,大臣们全都被捕了。如果这不是德国人胡说八道,那就是真的。目前俄国已处在革命前夜,这一点毫无疑问。”[61]在很快确认了这个事实后,列宁受到极大震撼,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用克鲁普斯卡娅的话说,在得到关于革命的最初消息后,“伊里奇的梦醒了”。[62]
3月3日(16日),他写信给在挪威的柯仑泰:“刚才我们收到了第二批关于彼得格勒3月1日(14日)革命的政府电报。工人们血战了一个星期,米留可夫+古契柯夫+克伦斯基却掌握了政权!!完全符合欧洲的‘旧’模式……不过这没什么!这个‘第一次革命(由战争引起的第一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既不会是最后一个阶段,也不会仅仅是俄国的革命。……且看人民自由党怎样给人民以自由、面包、和平……等着瞧吧!……如果现在立宪民主党允许合法的工人政党存在,如果我们的人要去同齐赫泽之流‘团结一致’,那就是莫大的不幸!!”[63]在这封信中,列宁已经明确了自己政治路线的基础,这将是在他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推行的路线。这时候国内布尔什维克领导人还在就政治立场的表述以及如何制定对临时政府的策略进行争论,但列宁已经把原则决定了。
接下来的日子,列宁开始急迫地寻求回国方案。同时,他密切注视着国内局势的发展,并对彼得格勒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立场感到担忧。他曾请先行回国的布尔什维克告诉彼得格勒的同志,“我们的策略是:完全不信任新政府,不给新政府任何支持;特别要怀疑克伦斯基;把无产阶级武装起来——这是唯一的保证;立即举行彼得格勒杜马的选举;决不同其他党派接近。”[64]他还以《远方来信》的形式为《真理报》写文章,表达他对时局和党的策略的看法,但列宁的观点显然是那些从流放地回来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所不能接受的。在列宁回国前,《真理报》只发表了他的一篇文章,而且把其中尖锐批评临时政府、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的内容删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