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经学时代(第2/2页)
中古近古时代之哲学,大部分须于其时之经学及佛学中求之。在中古近古时代,因各时期经学之不同,遂有不同之哲学;亦可谓因各时期哲学者不同,遂有不同之经学。此经学及佛学中之各宗派,多各有其独盛之时代。盖上古子学时代之思想,以横的发展为比较显著;中古近古经学时代之思想,以纵的发展为比较显著。故本书第一篇所包括之历史时间,不过四百余年;而第二篇所包括,则及二千余年。此亦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间之一差异也。就中国历史上政治情形言之,思想上亦应有此现象。盖古代政治未统一,而自秦汉以后,中国政治则以统一为常也。
直至最近,中国无论在何方面,皆尚在中古时代。中国在许多方面,不如西洋,盖中国历史缺一近古时代。哲学方面,特其一端而已。近所谓东西文化之不同,在许多点上,实即中古文化与近古文化之差异。此亦非由于中国人之格外不长进,实则人之思想行为之改变,多为适应环境之需要。已成之思想,若继续能应环境之需要,人亦自然继续持之;即时有新见,亦自然以之比附于旧系统之上;盖旧瓶未破,有新酒自当以旧瓶装之。必至环境大变,旧思想不足以应时势之需要;应时势而起之新思想既极多极新,旧瓶不能容,于是旧瓶破而新瓶代兴。中国与西洋交通后,政治社会经济学术各方面皆起根本的变化。然西洋学说之初东来,中国人如康有为之徒,仍以之附会于经学,仍欲以旧瓶装此绝新之酒。然旧瓶范围之扩张,已达极点,新酒又至多至新,故终为所撑破。经学之旧瓶破而哲学史上之经学时期亦终矣。
[1] 西洋与中国之中古哲学所用古代哲学中之术语,亦可有新意义。然中古哲学家有新意义而不以新术语表出之,此即以旧瓶装新酒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