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一年来,中国大陆新闻网络的官民博弈(第3/3页)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一年间,对于国内传统媒体,中国大陆的舆论管制形态总体呈现两个特征:第一,宏观上继续从紧,技术上已经发展为更成熟、完备、精细的监控措施,在群体性事件等部分领域则有松动趋势。需要指出的是,松动的的原因并非是管制主动放松,而主要是社会情绪日益发酵,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此背景下民间力量以网络作为主要平台和武器,不断释放和施加压力所致。第二是,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多元和冲突所形成的裂缝,也带来了部分报道空间。对于国际媒体,政府的管制亦呈现两个特征。一方面延续奥运前的宽松政策,某些领域的开放政策甚至前所未有。另一方面阻力依旧,乱象频生,粗暴对待外媒,践踏新闻自由现象时有发生。
对于网络媒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并没有给政府在该领域的管制带来任何积极影响,管制依旧,封锁依旧。从封网到整顿到跨省追捕,三大措施并举,局面愈演愈烈,一年来鲜有任何开放迹象。这是国内媒体、国际媒体、网络媒体三大领域的舆论管制中,政府唯一没有呈现任何进步迹象和积极因素的领域。究其原因,乃在当下网络已成为中国大陆凝聚公民力量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构成最严峻挑战的对手。
对于后奥运期中国政府对舆论管制状况的观察和分析,人们可以明确而强烈地感受到中国大陆政府仍然对媒体和舆论实行严格控制的政策,其背后的专制集权的体制性根源不言而喻。在当今网络时代的信息化浪潮面前,中国政府的传统舆论管制手段愈发显得粗暴、落后、颟顸;而其针对各项事件的管制措施也越来越失去民心,当局进退失据之态、自欺欺人之语,比比皆是。
舆论管制对于建立一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公民社会是一个首要的障碍。没有言论自由,没有舆论自由,中国是绝不可能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的。因为,自由的舆论,是一个文明国家的最最基础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