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25章 山不转水转(第2/3页)

这两人正是被叶小天派去监视王家的那两个捕快,叶小天叹了口气,拍拍他们的肩膀道:“没看住就没看住吧,你们能活下来已经是侥天之幸了,一窝蜂出手,还从没留人活口呢。”

花晴风被叶小天一语提醒,双掌一拍,忽然兴奋地道:“对啊!一窝蜂出手向来是赶尽杀绝,这次却善心大发,岂不怪哉?他们不是一窝蜂,这一定他们是故意留下一窝蜂的标记,想引我们误入歧途!”

叶小天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心道:“人已经被救走了,就算不是一窝蜂干的,又有什么区别,你兴奋个什么劲儿。”

花晴风心中却想:“不是一窝蜂就好!如果本县得罪的真是那群心狠手辣的江洋大盗,如今断了他们财路,来日不被他们盗走项上人头才怪。”

※※※

葫县这起案子当真引起了大轰动,本来陈慕燕作为税课大使,被人贿赂下水,为走私客提供方便,这只是普通的贪腐案件,可是王主簿作为一个早就是贩私大盗的人,居然被官府任命为一县主簿,在这个位置上利用其官身为掩护,大肆贩私贩禁达数年之久,最后还被他成功越狱,这就难以容忍了。

这件案子一直被捅到了年轻气盛的万历皇帝面前。眼看就要过年了,皇城里已是一派新春气氛,整个京城都在筹备过年,恰在这时,这件案子被递到了万历皇帝面前,登时龙颜大怒。

皇帝声色俱厉地下令通缉天下,还要追究当年举荐王宁为官的人,但是查来查去,这件事忽然就没了下文,皇帝也不再追问此事了,仿佛它就从来也没发生过似的。

据说,只是据说,王宁当初在平息两土司之乱中立过功,因此才被破格录用,任命为葫县主簿。这一来此案就牵涉到了当初的一众平乱功臣,如果查的细了,难免又会揪出一堆腌臜事来。

万历皇帝刚刚扳倒了张居正,文官系统正在重新洗牌,不想大动干戈地再对武将系统出手。因此皇帝只是下了一道旨意,着令南京吏部选派官员赴葫县接任王宁之职,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南京城,吏部郎中郭舜府上,原江浦知县白泓哭丧着脸对郭郎中道:“姐夫,你千万要帮我,小弟不想去葫县任职,那里山高水险、蛮夷遍地、风气凶恶、民风剽悍……”

郭郎中不耐烦地道:“哎呀!你是孟侍郎点了名的人,如今孟侍郎正在京城吏部任职,一下子就让你官复原职,那不是打孟侍郎的脸么,你当孟侍郎听说了会置若罔闻?到时我也要跟你受牵累。”

这原江浦知县白泓,就是叶小天到南京吏部任提举官的当天,听说他是有名的酷吏,刻意捉弄,让华云飞和毛问智假意帮他整理衣冠,往他帽子里藏了只蝎子的倒霉官儿。

当时他在郭侍郎面前出了大丑,郭侍郎虽然把叶小天从吏部轰去了刑部,可也真的用心查了查这白泓,发现他果然是个官迷儿,做官只以考成为重,为了获得上司的好评价,矫过饰非,欺上瞒下,大灾之年也不报灾,还是一味向百姓勒逼税赋,民声极差,一怒之下免了他的职。

不过,这免职和削职为民是两码事。“削职为民”是“削籍”,被褫夺了官员的资格,变成平头老百姓,身份没有了,所有的官员特权也没有了,连故去父母的封赠也要一并夺去。

免职则是“冠带闲住”,官员的职位没有了,但官员的身份和品级还在。白泓的江浦知县的差使没有了,但他还是七品官,还是官身,那么起复再用就成了可能,尤其是“朝里有人”的时候。

白泓就是“朝里有人”,吏部郎中郭舜是他姐夫。他这个姐姐当然不是亲姐姐,拿着他们家的族谱好好翻翻,再询问一下他们家族的一些老人的话,这郭舜的妻子确实是白泓七大姑八大姨拐了九转十八弯的那么一个表姐。

所以白泓得知这层关系后,马上登门送了厚礼,亲亲热热认下了这门亲,亲虽是远亲,可两家走动的近,郭舜又是个耳根子软,听不得枕头风的人,便琢磨着帮他起复。

只不过这白泓毕竟是孟侍郎免的职,现在孟侍郎已升入京城吏部,比在南京时权柄更重,郭郎中又没什么理直气壮的理由,哪敢明目张胆地给白泓一个县令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