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萨达姆(第2/3页)

伊拉克因为它的战略地位,一见20世纪,始终为西方各国角逐之场所。迄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伊国属于土耳其人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与德国加盟,并且筹备建筑所谓“三B铁路”(Berlin-Byzantine-Baghdad)。英国即出兵攻占伊国。1920年英人一手制造了一个伊国国王让他宣布独立,实际仍在幕后操纵。而且1920至1930年间石油开始开采问世,利润之所在更不能放松。第二次大战时反英之伊拉克人士与德意接触,曾一度夺取政权,但被英军削平,事平之后伊拉克并向轴心国家宣战。1955年巴格达公约(Baghdad Pact)成立,伊拉克为签字国,以英国为盟主。三年之后伊拉克革命成功,国王被杀,民国成立。可是政治始终不稳。每三年五年总有一次政变。外交政策亦左右反复,曾与英国绝交,曾防俄反共,也曾承认共产党合法,并与苏联订立友好条约。北部之卡兹民族占伊拉克人口百分之十九,则要求独立,经常引起武装冲突。萨达姆可谓伊拉克之数一强人,虽亲苏而能保持外交之主动。他因着1968年的政变而登场,但是只有最近十一年才公开占有领导地位。在回教徒中他属于宋尼(Sunni)宗,在伊斯兰中算是正规派,也占大多数。但是在伊拉克境内多数则属史埃特(Shiite)宗,后者受有波斯之影响。看样子萨达姆之宗教性格并不浓厚,虽说最近美军进驻沙乌地,他以“保护圣地”向一般回教徒作号召。所当注意则是萨达姆年轻时加入巴兹党(The Baath Party),这党派的政策一方面强调阿拉伯民族主义,一方面提倡社会主义。迄今仍是这执政党的宗旨。

纵有特务政治钳制舆论,他萨达姆也不可能凭一人之力将全国的命运作孤注一掷。他胆敢如此乃是由于多数伊拉克人相信他的企划,并且憧憬于一个强大的阿拉伯国家。据西方记者访问萨达姆下面的军官所得,他们一般有此信仰。我还记得1950年间我在密歇根就学及工作时,遇到的伊拉克同学及同事,可算是千篇一律的武力主义者及国家主义者,对以色列深恨,对美国憎爱不能定决。当时我尚不了解。现在看来,这样的态度与伊拉克之历史不可分离也。尚与这态度有关的,则是迟至1972年伊拉克才宣布石油国有。以前如此重要的企业由外人掌握,年轻人做事就业动辄掣肘,经常引憾不难想象也。

曾有人问萨达姆之外长何以伊国如此粗蛮,他即说:“时间不够。”最近之电视节目有演放萨达姆接见西方学龄儿童之为人质者,他曾提出英国退出中东时,凭己意指定彼为一个国家,此为一个国家;在他看来所有的阿拉伯人,只是一个民族国家。所说带种族主义成分,可是并非没有理由。在他看来阿拉伯人口分置在约二十个大小国家,有些纯依旧日之部落组织,有些缺乏资源,有些富于石油却只供王公大人任意挥霍,并与西方国家打交道,应予以改组,即用武亦所不惜,这种着想原则上不能称为疯狂。所以女作家安密尔(Barbara Amiel)在《伦敦泰晤士报》写出:“很多阿拉伯的领袖及一般人民认为阿拉伯乃是一个民族国家,石油理论上归全国所有,(但事实上)极少数人物坐拥此资源。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不论,其结果则是谁能将石油的利润作较广泛的分配即是他们的朋友,而且可以得到广泛的阿拉伯支持。”

事虽如此,一个联合国的国家,入籍近三十年,也早经伊拉克承认,只因为过去奥斯曼帝国在治理上曾一度将它隶属于今日之伊国,或者只因为与萨达姆的政治哲学不对头,即可以用武力否定它的存在,那又还要联合国何用?又何必牵扯上集体安全?今日已有少数的美国人认为布什之进军于沙特阿拉伯乃是“以打仗保证价廉的汽油”。可是原油的使用及于世界上大多数人口的衣食住行,也是很多工业先进的国家及待开发国家的经济血脉,影响到百万千万人的就业与失业和全球国际贸易之盛衰。其供应与一般的私人财产不同,目下之事实更不能认作完全是伊拉克“领导父亲”和科威特的“埃米尔”(emir)个人间之恩怨。

安密尔谓阿拉伯人为数二亿,要是团结起来可以成为一种可怕的力量,很容易产生误解。如果说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团结,无可阻挡,并且现在已有这样的趋向。如果西方国家与萨达姆的战端一开,一般阿拉伯人民的向背,非常值得考虑,即参加保卫沙特阿拉伯的部队亦然。可是说要以武力统一今日阿拉伯联盟的国家,则要超过希特勒的野心,阿拉伯联盟里的二十一个国家〔内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有名号而无国土〕,所占土地自中亚腹地跨红海连亘整个北非海岸而达大西洋,虽说都属回教国家(叙利亚和黎巴嫩即有很多的基督徒),又都属阿拉伯语言通行之地〔埃及以西之柏柏尔人(Ber-bers)中则只有识字阶级操阿拉伯语〕,可是每一地区已有不同历史之背景,而且社会经济条件也不相衔接。纵说其中有改组的可能,可是要将之结合为一片,则为一种过时代的理想。日前阿拉伯联盟在开罗集会时,即有十二个国家赞成派兵保卫沙特阿拉伯以拒止伊拉克的侵略。即过去埃及和叙利亚组织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也终至不欢而散。又巴兹党同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抬头,而这两个国家迄今尚是死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