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重游剑桥(第3/3页)

李博士不能反对新潮流。他在半个世纪之前即鼓吹中国科技独到的地方,在旧世界观的环境里不免孤掌难鸣。他又倡言中国之走上社会主义之道路无非想避免欧洲工业化过程中所犯的错误,于是极表同情,在当日也有离经叛道的倾向,不能见容于主流。凯思餐厅有前任院长之油画像,个个都是欧洲学生服的装束,独有他的衣饰为中国式之长袍,纽扣在右肩。他在凯思院长任内首让学生列席院务会议,也等于承认平民参政。

可是这次来剑桥看到李公以九十高龄靠手攀椅来往,目力也已衰退。我自己也已由中年而入暮年。以前来此六次,今后尚有第七次与否至为可疑。所以和内子去以前租赁的房屋处巡视一次。我们也记得当日刚到英国,五岁的孩子突发高温,无药可施,又因为英国医药已社会主义化,也无医生外诊,因之终夜徘徊,幸赖李公令他的高足也是凯思校友白乐地医生(Dr. Brody)来访,才顿释疑惧。凯思附近的小菜场与谷米市场为邻,也是我读书有疑难时走步思量的地方,这次也追踪往迹走马观花地巡视一周。再回头入凯思校园,看得一切如旧,内中之整饬且胜于往日之经济低潮时。树下之蔷薇花也盛开。只有K-2学士室为李约瑟博士和李夫人鲁桂珍博士研讨中国古籍的地方,门扉深锁。从窗户上透视过去,则文具纸张若干古籍及旧时影片俱在,并有悬额大书“人去留影”四字。我不敢自作多情,说什么到此踌躇不能去,可是也不愿再逗留。回想我们恣意翱翔于空间已算是得天独厚,十八年间前后来此六趟已是缘分不浅。当然不能再奢望时间也为我们驻留,或者我们与八百年的剑桥同寿了。

1990年10月11日《中时晚报》时代副刊

1990年10月13日《时报周刊》二九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