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帝制江湖十三怪(第9/17页)
事发之后,袁世凯并未追究任何人,只对外称袁不同脑子不正常,有着严重的精神错乱之嫌疑。虽然袁世凯不追究,可袁不同的父亲袁乃宽心里害怕啊,儿子居然想要炸死大总统,这岂不是塌天大祸吗?虽然袁世凯现在说不追究,可说不定哪天心情不痛快,忽然想起这事儿来,那岂不是惨了?
咋个办呢?袁乃宽想:老汉我只有卖了性命,为大总统拼老命效犬马之劳了。
这样一想,于是袁乃宽奔波起来,但凡涉及帝制的事情,他就跑去打杂,帮助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满北京城就见他的身影奔来跑去,逼得大家没得法子,顾不上他的管家身份太低,硬是把他和段芝贵、雷震春等人排在了一起。
儿子袁不同不遗余力,甚至不惜背水一战,要力阻袁世凯称帝。这番努力却迫得父亲袁乃宽豁出老命,去消除儿子所带来的影响,二者一进一退,一前一后,相互作用彼此抵消,正所谓成兮败所伏,败兮成所倚,从反面印证了道家无为思想的价值之所在。
袁乃宽、袁不同父子的行为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又可称扭劲规律,具体表达就是,你越是期望得到某种结果,所做的努力就越是会引爆相反的力量。你付出的努力越多,反向抵消的力量也就越强大。
所以,无论你想达到什么目的,都不可以直线式思维,一定要隐藏自己的最终想法,以避免抵消力量的强势反弹。而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只有一种:那就是不以成功为目的。
但我们必须要承认,历史上知名的六君子及七凶,合称十三太保,这个阵容是不全面的,是遭到恶意曲解的。至少还有六个人,构成了推动袁世凯施行帝制的最强大力量。
如果,江湖上一定要给这六个人送个合适绰号的话,那么,他们分别是铁血三杰,哼哈二将一散人。
【09.躺着也挨刀】
袁世凯称帝之前,有十三太保保护,十三太保有名有姓,众所周知。但等到袁世凯称帝失败,追究祸首的时候,却只追究了八个人,而且八个人中,也只有五个名列十三太保名册。
此五人者,乃共和时代最倒霉之倒霉蛋也。五人中有两人出自六君子阵营,分别是杨度和孙毓筠。另有三人,出自洪宪七凶组织,分别是梁士诒、朱启钤、周自齐。
十三太保只追究了五个,余者八人为何不追究呢?
这是因为我中华古国,文化泱泱,最盛行的莫过于说情。
六君子中有四人未被追究,是因为“矮主簿”严复和国师刘师培,这两人有李鸿章弟弟的儿子李经羲为他们说情,说是保留文化火种,人家可是大学问家哦,咱们可不能欺负文化人。如此一番说解,严复和刘师培就免于追究了。
六君子中还剩两人,“成济”胡瑛和“李龟年”李燮和。此二人是段祺瑞为之说情。段祺瑞说:你们有没有搞错?这个胡瑛和李燮年,都是革命党啊,革命党那边有好多好多朋友的。现在你追究了他们,革命党又该跟你没完了。还是息事宁人吧,就假装没这回事算了。
六君子只追究了三分之一,余者逃之夭夭。而洪宪七凶,也只有三个人,梁士诒、朱启钤和周自齐。余者四人,也是因为有人说情,免于祸事。
替段芝贵说情的是冯国璋,替雷震春、张镇芳求情的是袁克定。袁克定说,这两人都是我的亲戚,为帝制奔走是给我帮忙,你们既然连我都不追究,又追究我的亲戚,此为何故?这样一说,真的没法追究了。
还有一个管家袁乃宽,虽然没人替他说情,可你全中国憋足了劲,找一个老管家的麻烦,这事儿怎么听怎么丢人,于是袁乃宽也不被追究。
就这样,六君子中有四人不被追究,七凶中也有四人不被追究。名单上已经是人丁稀少,不成样子。在这节骨眼上,又有无数人见义勇为,替交通系主任梁士诒说情,曰:梁士诒绝对不可以追究,你追究他,万一他生气了,金融界可是会出大乱子的啊。
当时负责全国事务的黎元洪急了,说:这还有完没完,名单上人数本来就不多,现在就只剩下五个人,你再这样一个一个往下掰,最后还能剩下什么?